「耶穌扛著沉重的十字架,走過耶路撒冷的街巷,不時摔倒在地上,市民們更加瘋狂地向他湧來,發洩他們肆無忌憚的無知與怨恨,風聲淒涼,愁雲慘淡……」

荷里活導演梅爾.吉布森在影片《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再現了耶穌受難前的最後12個小時。耶穌最忠誠的門徒彼得,為求自保,面對憤怒的人群,三次不肯認主。看著受難的耶穌,彼得遠遠地躲著,啜泣著,影片中一曲「彼得不認主」,強烈地烘托出了彼得的那種驚恐萬狀和悔恨交加的心態。

三次不肯認主,是彼得畢生的恥辱。許多年後,當彼得在羅馬殉道之時,他要行刑者把自己倒過來掛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自覺與耶穌不配。

如果時光倒流,歷史再給彼得一次選擇,我們可以想像,彼得一定不會讓屈辱重演,面對血腥暴力,他會勇敢地站出來,高喊「停止迫害」。用今天的話說,他還可能打出一條「還耶穌基督清白」的橫幅,公開地為自己的信仰,為救贖自己的主鳴不平。他如果這麼做了,人們很難把「搞政治」的帽子套到彼得的頭上,相反,彼得贏得的一定是後人們的尊重和敬佩。

當年彼得後悔沒有做的事,今天千千萬萬的法輪功弟子做到了,他們喊出了「停止迫害」,「法輪大法好」,「還我師父清白」的心聲。如果認為彼得舉起橫幅不是「搞政治」,那麼今天法輪功學員爭取信仰自由的反迫害同「搞政治」又有什麼關係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