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行業的裁員潮已波及醫療系統?近日大陸互聯網上「上海兩家三甲大醫院裁員」的消息熱傳,引發熱議。截至發稿,相關醫院尚未對裁員傳聞作出公開回應。

多位網民發帖稱,上海兩家三甲醫院要裁員30%。有知情博主表示,上海十院(第十人民醫院)和同濟醫院開始裁員了。先砍行政後勤崗位,行政類員工合同到期不續簽,還有的員工會被調崗降薪。

據網民爆料,醫院月薪好幾萬的行政主管被調到了導診台當導診員,月薪20,000元降到8,000元(人民幣,下同);宣傳科原來8人降到3人,留下來的人既要寫材料還要去門診幫忙,必須提高效率。醫院這次裁掉了30%的後勤人員,就連院長的秘書都被分配到導診台幹活了。醫護人員私下吐槽不斷,「行政後勤天天坐辦公室,工資比我們拿手術刀的還高。」

對於上述爆料,大紀元記者4月15日下午先後撥打上海同濟醫院的公開電話(021)56051080、(021)66111140,均無人接聽;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電話(021)66300588同樣無人接聽。

上述消息迅速熱傳,一部份輿論認為,很多醫院的行政、後勤人員數量甚至比醫護人員還要多,眾所周知,醫院不管是看病還是檢查身體,醫護人員才是核心;這次上海的醫院率先裁員,也把醫療體系的人員冗雜這個問題擺上了枱面。

一些人質疑,醫院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病人看病送錢,怎麼會走到裁員的地步?

去年9月,上海市衛健委曾下發文件,要求三甲醫院必須給行政後勤崗位「瘦身」——「不直接服務患者的要重點壓縮」。

網民對上海兩家知名的三甲醫院裁員30%的傳聞議論紛紛:

「醫院確實應該精簡,好多醫院弄得跟機關似的,書記、院長、副院長就好幾個,辦公室主任,還有很多部門。吃財政飯的太多了。」

「下一步就應該是高校後勤崗了啊,都是一樣人浮於事。」

「坐辦公室喝茶的工資比拿手術刀的高就太離譜了,該改。」

「早就該裁了,很多醫院行政後勤人員遠超醫護人員,很多就是關係戶,一樣拿績效,侵蝕了太多醫保資金了。」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始建於1910年,是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是上海市醫保定點單位。1993年,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成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00年成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2020年6月6日,上海第十人民醫院成為上海大學教學醫院之一。

上海同濟醫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上海市醫保定點單位。#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