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李嘉誠旗下的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港口在內的海外港口資產,卻遭中共黨媒連番炮轟施壓,甚至將之提升到國安層面,最終宣布暫緩。同時,計劃的買家、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 Inc.),正顯著縮減其在中國的投資。

《南華早報》上周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貝萊德正以2017年買入時蝕讓34%的價格,即9億元人民幣(1.24億美元、10.8億港元),出售位於上海一座27層高的辦公大樓——「普陀區中港匯大廈」(Trinity Place)。

貝萊德早前因拖欠7.8億元人民幣(1.07億美元、8.35億港元)銀團貸款,被沒收上海陸家嘴金融區兩棟辦公大樓。彭博報道,該兩棟辦公大樓以7億元人民幣(9,600萬美元、7.49億港元)出售給處理不良資產的公司鼎一投資(DCL Investments),比買入價有逾40%的折扣。

貝萊德的這一系列拋售動作,正值中國全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影響投資回報之際。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的數據顯示,貝萊德在過去5年,未曾在中國進行任何實物資產交易。《南華早報》的報道引述仲量聯行華北資本市場部高級董事及負責人Ted Li表示,中國的商業地產,特別是辦公樓,整體資產價值受租金下降和入住率大幅降低的嚴重影響而下滑。許多業主在整體市場表現不佳下仍然急於出售,是基於投資期限有限、再融資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

貝萊德並非唯一一家縮減在中國投資的外國投資者。MSCI的數據顯示,2024年是外國投資者連續第四年,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淨拋售資產,全年僅購買價值59億美元(428.19人民幣、459.08億港元)的辦公室、酒店、工業和零售資產,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曾否認從大陸撤資

儘管貝萊德將出售物業稱為「正常的調整」,但如此大幅度的虧損拋售,引發關於其是否正在減持和撤資的猜測。PERE雜誌去年12月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貝萊德第六號亞洲房地產基金(BlackRock Asia Property Fund VI)將香港和中國,排除在最新亞洲房地產基金的投資範圍外,並將進一步限制投資辦公大樓領域,並專注於澳洲、日本及新加坡、紐西蘭的市場。

另一方面,貝萊德2023年11月關閉其中國靈活股票基金(China Flexible Equity Fund),當時貝萊德主席Denise Voss解釋該基金「缺乏新的投資者興趣」,以及未來大量認購的前景黯淡。此外,她指出,繼續管理這麼小的基金會增加成本,這不符合股東的最佳利益。貝萊德指,是經充份考慮投資者和股東的利益後,將該基金清盤。但是,當時貝萊德回應大陸傳媒時,稱關於貝萊德從中國撤資的報道不實。

貝萊德與中企有深度合作

另外,《大紀元》專欄作家王友群撰文關於中共今次對李嘉誠的打壓或引來三大後果,包括與美國直接對抗、嚇跑民營企業和加速外資遠離中國。文中提到貝萊德集團與中國的企業有深度合作。具體體現在它是:

(1)中國騰訊的最大美資股東;
(2)阿里巴巴的最大美資股東;
(3)中國建設銀行的最大外資股東;
(4)中國平安保險的最大美資股東;
(5)中國小米的最大美資股東;
(6)「網易」的第一大美資股東;
(7)上海的第一大美資地產商;
(8)美團的最大外資股東。

王友群在文中形容貝萊德曾經是中共的「老朋友」。2021年中共大搞「極端清零」時,貝萊德還在中國擴大投資。但是,鑒於中國營商環境日差,2024年,貝萊德已萌生退出中國市場之意。

文中有引述彭博社2024年9月報道說,貝萊德的亞太首席投資長麥唐納(Hamish MacDonald)認為,現在中國已不在公司投資組合的考慮內,即使中共的中央銀行採取了很多措施,但目前未能挽回全球投資者信心。另外,無論是離岸市場或國內市場,都沒有甚麼買家進駐中國。因此,貝萊德會首先考慮澳洲、日本和新加坡市場,因為「客戶們定睛亞太市場,希望多元化其全球投資組合,並不期待有額外的風險」。

2024年,外資從中國淨流出1,68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外商對華投資額僅45億美元,為1992年以來最低。

在外資大量流出中國、外商對華投資急劇減少的情況下,中共一直在想方設法鼓動外商投資中國。

2025年3月28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幾十家外資企業代表。習在講話中稱,中國「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希望廣大外資企業打消疑慮、堅定信心,放心來中國發展,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就在習講話的同一天,中共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對李嘉誠與貝萊德的交易進行審查。

索羅斯批貝投資中國危害美國

貝萊德約10年前,開始在中國投資商業房地產項目。貝萊德基金於2021年9月7日,獲中國證監會批准正式成立,成為中國大陸首家由外資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其實,貝萊德當初投資中國大陸的舉動,已經在2021年9月,引來國際金融大亨索羅斯(George Soros)批評,形容是「悲劇性的錯誤」(tragic mistake)。他當時指投資於中國的資金將有助於支撐中共黨魁的政權,而該政權在國內實行壓迫,在國外則採取侵略性政策,「會損害美國和其它民主國家的國家安全利益」。他並指,習政權將所有中國的公司,視為一黨國家的工具,又稱大陸房地產市場正在醞釀一場巨大的危機,另外面臨出生率遠低於官方統計數字,及試圖透過將富人的財富分配給普通民眾來減少不平等,「這對外國投資者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

美國關注投資中國風險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也對投資中國的風險日益關注。今年2月,美國17個州的總檢察長,向貝萊德集團等的基金管理公司發出警告信,指控他們未能充份披露客戶投資中國企業的風險。他們特別關注貝萊德的重大誤導性陳述和遺漏資訊,「因為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ETF和中國ETF發行商。」他們特別指出,「中國是美國法定認定的外國對手,並威脅要入侵台灣」,然而貝萊德卻暗示,中國投資的風險水平與其它國家相同。

貝萊德回應,他們的聲明中已明確提及「中國在台灣主權問題上存在複雜的領土爭端,並已發出入侵威脅」;此外,投資中國面臨的風險包括「徵用、國有化、資產和財產的沒收」,以及中國的會計和審計實踐「可能不那麼可靠」。德薩斯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去年已經指示德州政府機構,「儘快」從中國撤資。◇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