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4年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大幅下降近三成,中共黨報《人民日報》頭版發表外資是否撤出中國的文章進行自誇,但中共總理李強多次向外資喊話並拋出橄欖枝,仍止不住外資撤離潮。
中共黨報頭版發文談外資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2月10日在頭版發文《外資有沒有大規模撤離中國?》聲稱,「在討論外資是否撤出中國時,先要搞清楚中國還需要外資嗎?」並稱,「這些年,一些沒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撤出了。」
縱觀全文,黨報是在吹噓「中國經濟光明論」,表達中國經濟越來越好,似乎外資對於中國不那麼重要了:首先以讀者來信或疑問的方式引題,然後講了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身邊故事,全球連鎖超市沃爾瑪在中國銷量大幅增長;接著稱,由此表明中國經濟結構中消費增長明顯的結構變化,又再次提出了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然後話鋒一轉,又再次肯定了過去外資的重要性和中共政府在引進外資方面做出的努力;最後,再自我表揚一番,又暗帶威脅的稱,外資在中國必須要接受中國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競爭,「外資企業必須拿出看家本領才能站穩腳跟」。
李強召開會議要求穩外資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2月10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審議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李強稱,外資企業在吸納就業、穩定出口、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穩存量、擴增量。
去年以來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三度觸及穩外資議題。去年初,首場國務院會議確定「穩外資」作為當年經濟的重要工作;去年6月,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等政策的論調。
中共政府這兩年頻頻出手「穩外資」,外資卻沒有停下離開中國的腳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在2021年之後就每況愈下。2023年的FDI金額約1,361億美元,下降幅度達28%。到了2024年,FDI金額年減幅度為27.1%。
外商直接投資被中共當局視為外資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信心的體現,也是增強中國企業競爭力的途徑。
外商直接投資簡稱外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所作的經濟投資。一般而言,外國企業會和本地企業組成一個公司,形成一個多國企業或者國際企業。
時事評論人士鄭旭光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李強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止於口號,中共必須縮減政府的收入,讓利給民間,民間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但現在沒人考慮這個問題。
中美貿易和科技紛爭加速外資出走
近期,台灣GPU大廠華擎(ASRock)宣布,受美國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的影響,公司計劃將位於深圳的部份顯卡及其它產品的產能遷出中國大陸。
華擎表示,美國對中國加徵新關稅包括電子產品和計算機硬體在內的必需品,這些產品價格預計將大幅上漲。此外,華擎在中國生產的電源,已被加徵25%的關稅。
華擎回覆媒體的郵件表示:「至於對GPU顯卡等其它產品適用的10%關稅,我們需要一些時間將製造轉移到其它國家或地區。」據報,該公司還提到計劃與越南和台灣的製造商合作,儘管完全遷移生產到其它市場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不只是外資企業從中國出走,韓國商業媒體《BusinessKorea》2月10日引用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數據報道表示,目前中國企業正在不斷進入韓國,今年已有40家公司報告了外商直接投資(FDI)。
報道提及,一家位於大田的半導體與顯示器製造公司,去年被一家中國企業收購。儘管該公司大部份員工仍為韓國籍,但目前股權已超過90%由中國資本掌控。這一案例凸顯所謂的「洗產地」(identity laundering)現象,可能規避美國的制裁。@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