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家統計局2月9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5%,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3%,已連續28個月下跌,顯示需求疲弱,通貨緊縮壓力仍大。
根據最新數據,2025年1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年增0.5%,其中城市上漲0.6%,農村上漲0.3%。食品價格上漲0.4%,非食品價格上漲0.5%;消費品價格上漲0.1%,服務價格上漲1.1%。
從月度變化來看,1月CPI月增0.7%,城市上漲0.8%,農村上漲0.5%。食品價格上漲1.3%,非食品價格上漲0.6%;消費品價格上漲0.6%,服務價格上漲0.9%。食品價格上漲可能受到過年假期需求增加的影響,短期內對CPI形成支撐。
消費需求疲弱,通縮壓力仍存
雖然CPI仍維持正增長,但漲幅較小,顯示內需不足,企業提價空間有限。特別是消費品價格年增僅0.1%,意味著消費動能仍然偏弱。
PPI連續28個月下跌,工業品價格競爭激烈
在生產端,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年減2.3%,與去年12月降幅持平,已連續28個月下跌。1月PPI月減0.2%,較上月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這表明工業品價格仍在持續下行,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PPI持續下降,一方面可能與原材料價格回落有關,使上游產品價格走低;另一方面,需求疲弱使得企業難以提高產品售價,形成價格競爭壓力。這種情況若持續,可能影響企業投資意願和生產積極性,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
通縮風險仍待觀察 政策支持或成關鍵
CPI與PPI的變化顯示,當前中國經濟仍面臨需求不足的挑戰。雖然CPI尚未出現負增長,但若後續數據持續低迷,通縮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
路透社引述分析師觀點稱,除非中共政府在今年進一步推出經濟刺激政策,以提振內需和市場信心,否則通縮壓力可能持續。此外,國際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全球需求變化等因素,或對中國經濟帶來額外挑戰。
整體而言,1月CPI與PPI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處於低通脹環境,需求端與供給端均表現疲弱。#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