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港大爆出有中國大陸學生持假學歷入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23/24年度在審查學歷評估申請時,發現32宗涉及假學歷的個案,創下至少9年以來的新高。

學術評審局透過不同國家及地區的資料庫,並與多家學位頒授機構合作,以驗證學歷真偽。評審局網站顯示,由於近期收到大量申請,審批與回應時間可能有所延長。

評審局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23/24年度共處理5,763宗學歷評估申請,為近年最高紀錄,較去年增加9.6%;過去5年間,申請數量增長達19.4%。中國大陸學歷是最主要的評估來源,2023/24年度大陸學歷評估申請達2,244宗,按年增長32.7%;最近5年,相關申請數量已增長一倍。

個人申請為學歷評估的主要來源,2023/24年度共錄得5,149宗,佔總數的89.3%;其餘申請則來自其它機構(493宗,佔8.6%)、公務員事務局(105宗,佔1.8%)及教育局(16宗,佔0.3%)。

從學歷頒授地區統計數據來看,2023/24年度中國學歷申請數達2,244宗,佔總數近四成,超過第二位的英國(1,455宗)。其它熱門地區包括台灣、美國及澳洲,各有300多宗。與2019至20年度相比,當時英國學歷申請最多(1,412宗),而中國學歷只有1,080宗;到2022至23年度,英國學歷升至1,548宗,但中國學歷也增至1,691宗,排在榜首。這5年間,中國學歷申請數翻倍。

評審局稱,申請者主要希望透過評估結果在香港進修或求職,包括申請本地教學相關職位。至於評審結果,加拿大、新西蘭及南非學歷在2023/24年度100%符合本港資歷架構學歷標準,而大陸及台灣學歷評估則達99.7%。

報告亦指出,2023/24年度共拒絕866宗學歷評估申請,原因包括學歷不受頒授國家或地區承認、屬假學歷、申請人資料不足或撤回。在所有被拒申請中,32宗涉及虛假學歷,個案比上一年度增加10宗,評審局已將相關個案報警處理。

評審局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分析指,由於地緣政治等因素,許多原本計劃赴英美升學的大陸學生轉而選擇來港求學,隨著非本地生申請本港院校的數量不斷增加,被揭發的假學歷個案可能持續上升,但是否意味著整體比例一定會增加,還難以斷言。

陳仲尼透露,許多大學管理層均重視假學歷問題,然而,由於各院校的收生標準不盡相同,加上擁有獨立收生權,因此應由院校自行把關。例如,院校可直接向頒授機構核實學歷,而非由評審局統一處理所有驗證工作。另外,評審局並無計劃大幅擴充學歷驗證團隊的人手,因為必須審慎管理相關開支。@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