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甚至是腎臟病這些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但是有些長者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健康,為甚麼還是罹患高血壓呢?京禾中醫診所陳俊如醫師認為,避免長者高血壓,就要先解決身體發炎問題。
高血壓是因為血管壁沉積太多膽固醇等脂肪堵塞,無法即時代謝的廢棄產物,讓血管壁變得彈性不佳,同時血液為了要衝過變小的血管時,心臟必須要加壓強迫通過,因而造成血壓升高。陳俊如表示,高血壓患者可簡分兩類型,一是膽固醇堆積的年長者,一是過勞工作的年輕人,都可能誘發高血壓的症狀。
老化型高血壓
長者高血壓多因為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或動脈硬化所造成,中醫稱這種類型的高血壓為痰性體質,「痰濕」為身體不必要的廢物,無法將廢物順利代謝掉,久了膽固醇堆積在管壁上造成的動脈硬化,導致血壓收縮時彈性不夠,讓收縮壓也高、舒張壓也高。
膽固醇有70%以上由身體所生成,30%為飲食。陳俊如表示,身體為何要生出膽固醇,通常是因為血管壁發炎或有損傷,膽固醇就像是修復黏膠,要把血管壁的破損修復,所以讓血管損傷的真正源頭,反而是身體為何發炎受損。
但已經重視健康飲食、無煙、無酒、無不良習慣的年長者,為何還有高血壓的問題呢?陳俊如認為可能是忽略下列四個因素:
1.疲倦:更年期因荷爾蒙變動的因素,睡眠品質變得比較差,無法得到充份休息時,身體就無法修復,表現出來就是覺得疲倦、睡不飽。
2.沒運動習慣:更年期讓身體往橫向變胖,就越發不想活動,整天坐著,代步用車不走路,缺乏運動所產生的Plasmin蛋白纖維溶解酶,來清除血管中的血脂,就容易引發高血壓。
3.排便不順:陳俊如解釋,不僅是血管廢物會引發高血壓,排便不順,腸道堆積廢物也會有影響。
4.飲食不節:台灣經濟的成長,現在的長者正享受經濟的豐碩果實,各種聚會、應酬,吃進過多熱量,不易消化就成為脂肪的累積,增加高血壓機會。
壓力型高血壓
三十多歲的高血壓,屬於過勞產生的,當壓力大血管被堵塞,血流無法通過導致大腦缺氧時,心臟就會透過加壓來救援大腦需要的氧氣及營養,同時過勞工作者多屬於久坐型工作模式,靜脈回流系統如果運動不佳,也會引響血液回流的能力。
陳俊如表示,很多死在辦公桌上的上班族,就是工作過多、休息時間不夠,讓血壓飆升,所以這類型高血壓患者並不需要降血壓,而是需要睡眠、休息及運動。每天抽空半小時,到工作或住家附近的公園,或健身室跑步機上慢跑半小時,陳俊如認為,運動後的汗水特別能把身體中的有毒物質及重金屬排出。
運動有利心血管健康
慢跑等心肺運動可以幫忙溶解血中脂肪,但是肥胖者慢跑很容易傷膝蓋,可以先從柔軟操、瑜伽或是太極拳、八段錦等氣功開始練起,不但可以加強核心肌群,還能針對腸胃消化系統做改善。陳俊如解釋,雖然有氧運動很重要,核心肌力也能幫助高血壓症狀。
因為靜脈回流需要靠小腿肌肉的運動將血流打回到心臟,日本醫師說小腿是第二心臟的,強化小腿肌力就能強化血液回流,瑜伽的不同體位可以伸拉到不同的肌肉群,太極等氣功動作雖然慢,但慢動作更用到肌肉的力量,可以促進肌肉健康,幫助血液循環變好。
高血壓運動注意事項
高血壓患者在做運動時要注意以下情況
1.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先了解自己的體能情況,再設計針對的運動項目。
2.中等強度運動: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作中等強度的運動,且不應用心跳作為衡量標準,因為有些降血壓藥,如利尿劑或鈣離子阻斷劑會讓心跳變慢,所以在衡量運動強度時,適合用RPE衡量法,依照自我的感受為主。中等強度的運動模式就是一邊運動,還可以一邊說話,但運動過程中,有一點點微微喘的感覺。
3.避免高負荷:避免做高負荷的運動,如說伏地挺身、舉重,或者是短距離快跑,因為這樣的運動有時需要憋氣或瞬間提升血流量,會容易引發血壓升高。
4.每周運動3到5次:如果每周運動2次或以下,對心血管的健康沒有明顯幫助,每周7次也沒有比3到5次的效果好,所以每周運動3到5次為最佳。
5.安靜血壓:運動前須量測血壓,如果為高安靜血壓,當天的運動強度就必須要減緩。
6.停止運動血壓:運動前若血壓量測,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就要避免運動。
7.避免閉氣運動:閉氣它會減少血液的回流,也會增加這個胸腔內部的壓力,大重量的重訓運動需要避免。
8.不宜過冷過高溫環境:高血壓患者儘量不要在寒風刺骨的冬天運動,也不適合在太悶熱的環境下運動,因為這樣的環境會讓身體太冷,或太熱引發血管收縮,增加高血壓的機率。@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