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在房地產市場低迷之下,一直依賴房地產收入的地方政府財政陷入困境,許多基建工程爛尾。廣西爛尾鐵路橋工程留下的橋墩成為「古蹟」,部份已在花巨資開拆,貴州深山兩條荒廢的隧道,裏面還藏有兩輛重卡。然而中國各地官方還在舉債推動新的大基建。

廣西爛尾鐵路橋墩惹關注 官方花巨資拆除

在中國南部的廣西自治區柳州市,從市區公園內的觀景台放眼望去,在穿過市中心的主幹道上,一路上有一排排的鐵路橋橋墩,延伸幾公里,但作為關鍵部份的鐵軌卻不見蹤影。

博主「望舒」今年1月3日發影片說,柳州輕軌橋墩,柳州人說拆一個橋墩要十萬。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這條穿過市中心的鐵路於2016年12月啟動建設,原計劃今年營運,總工程費預計126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工程早於2021年停止,只留下橋墩和車站。

根據柳州市軌道集團官網介紹,該企業於2017年3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據2018年發布的柳州軌道交通規劃線路圖,柳州市的軌道交通由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S1號線、S2號線、S3號線共七條線路組成,規劃總里程約226.8公里,車站數量124座,換乘站15座。將近8年過去了,柳州市的軌道交通仍未開通。

中共當局讓當年推動廣西柳州輕軌項目的柳州高層為工程爛尾背責,時任柳州書記鄭俊康、市長吳煒已落馬。吳煒去年一審被判死緩,鄭俊康則被判刑16年半。兩人也是柳州前後兩任書記。

吳煒的罪名之一是於2016年至2021年,在未獲得國務院批覆的情況下,要求有關單位以舉債融資等方式建設柳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去年11月4日,柳州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集團發佈施工通告,稱將對桂柳路北側的墩柱及搭建的附屬設施進行拆除。隨後幾天,網上傳出拆除部份輕軌墩柱的影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陸媒報道,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這些墩柱不是被「拔走」的,而是採用切割的方式從墩柱底部鋸斷的,「就像鋸樹一樣。」鋸倒一根墩柱需要一兩個小時,費用約10萬元。鋸倒後墩柱再被分割成多塊運走,墩柱埋藏在地底的部份則仍留在原地沒有移除。

許多當地網民表示,這樣一建一拆,不知道又浪費了多少柳州人民的血汗錢。「當初就不該建!」

不過,據日經中文網近日報道,該媒體記者今年1月份拍的照片顯示,這些鐵路橋橋墩仍未被全部拆除。

在1月上旬,大陸社交媒體有不少影片顯示,柳州這些廢棄的鐵路橋橋墩未拆除。中國新年期間,仍有當地網民抱怨,鐵路橋工程擱置多年,毫無用處,都成「古蹟」了。

網民今年1月12日發布的柳州橋礅(影片截圖)
網民今年1月12日發布的柳州橋礅(影片截圖)

到過年前的1月下旬,有網民拍下柳州軌(地鐵萬象城站)拆了圍檔,說「苦等八年終於趕在過年前還路於民!」也有網民跟帖說,「期待早點拆後,到處水泥墩,堵得路沒見。」「柳州輕軌拆了一些墩柱,是不是投石問路,看看有甚麼反應?」

拆去橋礅的馬路(影片截圖)
拆去橋礅的馬路(影片截圖)

網傳貴州深山的爛尾隧道 裏面還藏有兩輛重卡

與廣西相鄰的貴州省的省會貴陽市,近年也不時傳出爛尾樓、爛尾基建的醜聞。

今年1月17日,有網民爆料,貴陽T2號線有軌電車,又一個爛尾形象工程。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貴陽有軌電車T2線全長10.92千米,共計區間14個,設13座駕站。2022年3月22日,貴陽市有軌電車示範線(T2線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施工期間交通組織方案;原計劃2024年投入使用。

貴陽市最初還計劃建設一條將市中心和新的開發區相連、全長12公里的環城高速,建設費用預計52億元,但隨著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地產收入大幅下滑,地方政府無錢繼續建設。

有網民發影片說:「在貴州深山,發現兩條荒廢的隧道,裏面還藏有兩輛重卡,這裏到底發生了甚麼,為何花費巨資建好的隧道,現在不用了呢?還有復工的可能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地方債台高築 中央為何催促發新債推基建?

中國地方政府過去長期靠土地出讓支撐財政,獲利數萬億元,但近年房地產市場崩盤,加上大量投入基礎建設,導致巨額債務。因為基礎設施開發而發行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償還負擔加重,財政壓力增大,未完成而被遺棄的公共項目增多。

中共財政部去年11月再推出10萬億大規模的支持地方化債計劃。但外界指,當局新增專項債務和債務置換是緩解地方債務壓力的臨時措施,治標不治本,而且只是把問題向後推。

在經濟下行之下,2023年和2024年當局曾推出兩個文件,聲稱要嚴控大基建。其中,2024年9月1日,中共財政部、住建部等六部門聯手推出的《市政基礎設施資產管理辦法(試行)》(即國辦「108號文」)正式施行,提到絕對禁止為毫無收益或者收益匱乏的市政基礎設施資產違法亂紀地舉債,堅決不得增添隱性債務。

2023年的國辦文件《重點省份分類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包括廣西在內的12個重點省份2024年暫緩出現政府投資新開工項目。

但與此同時,近兩年在經濟下行之下,中央政府卻仍指示背負債務的地方政府「加速公共項目」,以支撐經濟,並且試行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地方政府被催促發行地方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中國地方政府債券訊息公開平台,2023年,貴州省僅前四期基礎設施類專項債券發行額就超過123億元。日經報道,已停止建設環城公路的貴陽市,利用籌集的資金開始了包括大壩和醫院在內的61個工程開發,其中之一是為節能企業開發的綜合開發區。儘管工人在飄雪中仍加緊施工,但截至今年1月初,仍無企業計劃入駐。

隨著國有土地使用權出售收入的減少,地方政府面臨的只是未來的償還債務風險。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此前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當局搞基建沒有做好可行性的研究,也沒有真正地考慮市場需求,基本上是一拍腦袋就一窩蜂上的計劃工程,因為對中共的GDP有利,對政府的政績有利,反正浪費也就浪費了。中共的基建狂魔,盲目擴張,就是為了構造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假象,為了欺騙國際投資界。

據中共官方訊息,中國高鐵總里程已超過4.8萬公里。但承運的中共國鐵集團債務已直逼破紀錄的1萬億美元,全國多地大量出現的幽靈高鐵站。今年新年返鄉潮期間,「綠皮(普通火車)擠不上,高鐵空蕩蕩」,引發熱議。然而國鐵集團今年1月2日還一度宣稱,2025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2,600公里。預計到2030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達到18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6萬公里左右。

事實上不止高鐵,一批運河工程也在進行或規劃中。

根據財經新媒體去年9月梳理,全長134.2公里的平陸運河已在2022年8月於廣西開建,計劃在2026年12月底建成,投資超700億元。2024年6月,官方稱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超330億元,開挖過半。而在江西、湖南、河南、湖北、安徽等內陸省份,投資千億元挖運河的熱潮也正悄然蔓延。

這股挖運河熱潮,不是地方自發行為。在2020年中共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提出統籌推進平陸運河修建等運河溝通工程。2021年,中共國務院將平陸運河工程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官方媒體強調開運河是經濟發展需要,但暢銷書作者宋鴻兵去年8月底發文質疑,中國的運河大基建,但現在各地方政府都在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尤其這些內陸省份甚至多年要靠東部省份的轉移支付維持財政,如何籌錢支撐「超級工程」?

旅德水利專家王維洛曾對《大紀元》表示,都說財政困難,為甚麼地方搞基建積極性很高?主要是只要工程資金下來,地方政府首先把它截下來,來發公務員的工資,要解決地方的財政危機。另外,做大工程貪腐的款項可以高達三分之一,甚至更高。

網民指基建狂魔在雄安 大年初七高鐵站空蕩蕩

號稱習近平的所謂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是萬億級別的造城項目,雖然官方重點推動,但仍然不時被諷為「爛尾工程」。

一篇大陸自媒體文章《基建狂魔在雄安!10萬億+投資體量,誰最「雄」?》,在開頭就寫道:對於該萬億級別的造城項目,一些網民除了感慨大手筆,其中也不乏一些質疑,認為這工程或將又是雷聲大雨點小、建設進度面臨波折。

過去幾年雄安新區的建設時斷時續,爛尾一說頻傳,特別是沒人願意搬進去。在民間議論壓力下,2023年5月,習近平親自到雄安新區,放話說,自己對雄安新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不能心浮氣躁」。他還在河北開會,親自督促在京央企總部及子公司加快疏解(搬遷),警告:「不能憑自身好惡,需要搬就得搬。」

但習近平離開河北近一個月後,親北京的香港《星島日報》2023年6月6日報道,記者在雄安實地採訪,看到高鐵車廂乘客寥寥,站台大廳空蕩清冷,人流稀落。

一位大陸網民今年2月4日在社交媒體發影片,顯示實拍大年初七,雄安高鐵站空蕩蕩的場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