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今日(6日)向財政司司長提交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並就「氣候變化」、「城市保育」及「源頭減廢」三大環保範疇上提出6項建議。綠色和平表示,明白特區政府在巨大財赤下必須審慎理財,但他們認為保護環境項目是長遠社會投資,對民生和經濟發展都有所裨益,故促請政府不要削減環保項目的開支,讓香港的環境資源能保持在永續共享之路上,同時避免政府和社會於過去二十多年在保護環境上的努力付諸東流。
綠色和平說,耗資約300億元公帑興建的啟德體育園(下稱體育園)將於3月1日正式開幕,港府趁機大搞盛事經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體育園將舉行多個演唱會和體育賽事等,今年底舉行的全國運動會(全運會)部份賽事將於體育園上演。近年政府的減廢政策側重回收,投放數億元推動社區回收,但成效似乎存疑。
他們建議,政府趁體育園開幕大搞盛事活動這個契機,撥款1,000萬元在體育園設立「重用杯系統」。半數用作購入10萬隻重用杯、清洗系統及開發電子借還系統等,餘下半數則預留將「重用杯系統」擴展至啟德其餘場館,以及其它政府場地,例如香港大球場、旺角大球場、亞洲博覽館及灣仔會展等,推動社會實踐源頭減廢。
他們又指,本港第一座新型垃圾焚化爐仍未啟用,但政府已計劃興建第二座垃圾焚化爐,造價更可能高達近200億元。要求當擱置興建第二個垃圾焚化爐,並將有關資源調配至源頭減廢的項目上,例如設立專款專項基金,協助民間設立無包裝和重用包裝設備、清潔系統及社區共享重用餐具系統等。
對於港府力爭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當局於2021年承諾在未來15至20年撥款2,400億元應對氣候變化,但至今尚未交代款項使用詳情及相關舉措。綠色和平促請政府儘快公布應對措施的具體方案和相關款項使用詳情。
綠色和平呼籲政府調撥資源協助低收人群體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例如在較多劏房戶的社區設立更多社區客廳和避暑中心,保障「氣候弱勢」的生活和身心健康;設立恆常資助計劃,資助戶外工友及僱主購買防中暑用品;委聘學者及專家研究氣候變化對港人日常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城市保育方面,綠色和平要求政府叫停造價至少達5,800億元的天價明日大嶼人工島計劃,促請當局停止進行所有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並撤回興建造價達6至7億元的「大型建設計劃展館」,將相關資源調撥用於研究生態旅遊的保育工作。
生態旅遊更是《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的重點之一,白泥和尖鼻咀、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等數項「生態旅遊」發展計劃,均涉及大型交通、酒店及住宿等基建設施,更會帶來額外遊人及廢物棄置等環境壓力。綠色和平認為,當局應調撥資源用於委聘學者和專家,在發展旅遊的生態敏感地點,進行全面生態基線普查、承載力研究及大範圍的區域性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等,以便未來制訂全面生態旅遊及相關之保育政策。@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