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3個多月前,我還未畢業,就已經從臥龍崗搬到悉尼,開始尋找工作。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先找到一份工作,不論是甚麼,先做著再說! 只要有人願意聘請我,我就上崗,至少能支付房租,然後再慢慢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時機成熟再離職。

結果沒多久,真的有一家公司錄用了我。於是,在畢業後不久,我正式踏入澳洲的職場。這份工作是在一家視力中心擔任客戶服務員,主要負責接待前來檢查聽力的客人、協助聽力師預約檢查,以及偶爾為客人的助聽器進行簡單維修。由於我的工作地點設於某間提供聽力學課程的大學總部,這裏有一座專為聽力研究而設的大樓,所以每天的工作環境都圍繞著學術與專業氛圍。

剛入職時,覺得這裏的同事都很友善,工作氛圍輕鬆,大家時常開玩笑,毫無架子,讓我不禁想起當年在維珍航空工作時,那種獨特的澳洲職場文化。而且,這份工作很適合我,因為它需要長時間與不同的客戶交流,無論是面對面、電話,還是電郵溝通。我們的客戶年齡層極廣,小至新生嬰兒,大至百歲長者,能夠幫助他們改善聽力,其實頗有成就感。整體而言,這份工作我還算滿意。

然而,問題很快浮現。

才工作一個月,我便發現,這是我做過最累的一份工作。每天從踏進辦公室到下班,幾乎沒有一刻能停下來。電話一通接一通,電郵不間斷,與此同時,還要應對絡繹不絕的客戶。許多時候,我一邊接聽電話,一邊有幾個客人排隊等候,還要抽空幫他們維修助聽器。雖然這份工作能夠準時5時下班,但短短一個月下來,我已累得不成人形。每天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倒頭大睡,一兩個小時後才勉強爬起來做飯。

除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還有出差的問題。由於我是總部員工,公司經常派我到不同分店支援。每周至少有一天,我要前往一個距離家超過一小時車程的地點,還得背著公司提供的沉重筆電往返,舟車勞頓更增添疲憊感。

工作滿兩個月,我終於明白為甚麼這個職位的流動率這麼高——因為這是一份「兩人份」的工作! 事實上,公司至今仍未補足人手,仍在招聘,而我每天都在負擔額外的工作量。

我試圖改善自己的狀態,比如提早入睡,還特意配了一副防藍光眼鏡,減少疲勞感。其實,作為一個剛在澳洲踏入職場的新人,我對這家公司心懷感激,畢竟它給了我第一個機會,讓我累積經驗。然而,我不禁自問:我當初來澳洲,不是為了追求「 work-life balance 」嗎?為甚麼現在的我,比在香港工作時還要累?

畢業後,我看到身邊許多同學仍在為求職而苦惱,相比之下,我能夠這麼快找到工作,的確值得慶幸。所以,我不敢輕舉妄動遞上辭呈。或許,在找到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之前,我仍需要暫時忍耐,把這份工作堅持下去……◇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