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戰爭中,除了依靠美國和西方的軍事援助之外,還努力構建了自己的武器系統和作戰方法,並在實戰中被證明是有效的。烏克蘭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戰爭經驗,對於面臨中共潛在入侵風險的台灣值得借鑑。

美國海軍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去年12月發布一份報告,探討了台灣政府和國防官員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中應該學到的經驗教訓。

台灣遭受潛在入侵的歷史原因,與烏克蘭有相似之處。而且潛在的入侵者使用的手段和付出的代價與俄羅斯也有相似之處。中共可能首先使用導彈和空襲摧毀台灣基礎設施,並儘可能破壞台灣反擊力量,就像俄羅斯對烏克蘭所做的那樣。然而,中共要想達到佔領整個台灣本島的目的,將會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其戰爭能力消耗的速度和規模可能會遠遠超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損失。

然而,給中共軍隊造成損失並不是台灣軍隊的目的,台軍的目的是保衛台灣不被中共軍隊佔領。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的研究認為,台灣在充份吸取烏克蘭戰爭經驗的基礎上,有機會做到這一點。CNA的報告歸納了至少五個值得台灣從烏克蘭戰爭中吸取的關鍵經驗教訓,包括無人機系統在戰爭中的作用、部隊結構優化、人員對全面防禦戰略的重要性、暢通的通訊網絡和認知戰問題。

CNA的報告強調,俄烏戰爭凸顯了無人自主系統的作用,強調衛星通訊連結的必要性。報告指出,台灣政府和軍方實施了多方面的改革,目標是將台灣軍隊打造成一支可靠的威懾和作戰力量。在吸取俄烏戰爭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台灣軍隊重組。這些變化包括延長義務兵的服役期限和修改軍事訓練周期。

在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戰爭中,出現了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無人系統的作戰方式,這不僅是戰爭雙方正在經歷的不斷更新的戰爭經驗,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諸多前所未有的戰爭經驗中,一個值得注意的主題是,相對廉價的無人機系統已被證明,在對抗坦克和其它昂貴常規武器的戰鬥中非常有效。儘管無人機系統給戰爭雙方都提供了機會,使戰鬥變得更加激烈,但是烏克蘭作為戰爭動員能力整體上相對弱勢的一方,似乎在無人機領域得到了更多機會,因此也更重視無人機系統的開發和使用。

台灣開發無人機系統的努力,反映了台灣政府的靈活性和對俄烏戰爭的敏銳洞察,並能夠吸取烏克蘭戰場上的經驗教訓。台灣已經成立了無人機部隊,並加大了對無人機系統開發創新的投資。其目標是打造無人「殺傷鏈」,計劃到2028年建造五大類數千架無人機系統。

然而,烏克蘭軍方擁有20,000名無人機操作員,早在2023年就採購了100,000架無人機,2024年計劃生產100萬架無人機。CNA認為,這表明台灣需要大幅增加無人系統採購數量,以滿足戰時需求。

CNA研究員凱文·波爾彼得(Kevin Pollpeter)在演講中表示,無人系統可以在台灣遭遇首次攻擊後維持其防禦能力。他說,中共對台灣發動初步攻擊時,台灣會關閉空軍基地,他們將無法讓F-16和幻影戰鬥機升空,所以這期間他們將不得不依賴無人機系統,從小型到更大的無人機如MQ-9。台灣正在討論小型四軸無人機以及無人水面、水下艦艇的作戰使用,以對抗中共的兩棲登陸部隊。他們也在討論無人地面系統的作戰使用,這在城市巷戰中非常有用。

當然,俄羅斯在戰爭中還使用了認知戰,利用虛假訊息影響作戰行動。CNA的研究認為,儘管台灣沒有忽視虛假資訊和宣傳對戰爭的影響力,並建立了事實查核中心,但其心理戰策略並不完善,需要更多的網絡設備和基礎設施來觀察有害資訊的傳播,並能夠即時作出反應。波爾彼得說,台灣面臨的威脅可能更加複雜、惡劣,而且更難應對。

俄烏戰爭還凸顯了衛星通訊網絡在現代戰場上的重要性。CNA的報道顯示,台灣的通訊連結由14條海底電纜提供支持,這使通訊很容易受到中共的破壞。有報告稱,2017年至2023年間,通往台灣的電纜被切斷了30次。到目前為止,至少有兩次海底電纜事故是中共船隻所為,中共稱是意外造成。

2023年,台灣已經開始採取措施規避或減小海底電纜被破壞所造成的影響。有報告稱,台灣數位事務部已經與中華電信和歐洲公司達成協議,建立低地球軌道網絡衛星通訊服務。台灣國家太空中心表示,可能需要120顆衛星實現通訊系統冗餘,並承諾採購更多的地面衛星通訊終端。但目前台灣的終端數量遠低於烏克蘭使用的數量。波爾彼得說,雖然台灣不需要像烏克蘭那麼多終端。但烏克蘭擁有約40,000個Starlink終端,而台灣談論的只是700個。來自中共的威脅可能促使台灣考慮更可靠、更大規模通訊網絡。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積極推動深遠的徵兵政策以維持戰鬥力。2022年,蔡英文政府將島內現行徵兵政策服役期限從四個月延長至一年。此舉有利於擴大軍隊規模和提高兵員質素。但同時也面臨訓練和裝備不足問題。波爾彼得說,服役期四年的全職部隊將在海灘上與中共軍隊作戰,服役期一年的義務兵將駐紮在城市,但是他們都需要掌握現代武器系統,包括各種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他們需要足夠的教練和訓練設備。

CNA研究員艾普瑞·赫爾萊維(April Herlevi)表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在許多方面,盟友必須等待台灣自己得出關於其需要甚麼的結論。她認為,台灣除了和盟友討論解決方案以外,也必須進行自己的研究。顯然,台灣不會簡單地假設其他人是對的。

最好的防守就是強有力的進攻。經過三年的戰爭,烏克蘭展示了將戰鬥帶到俄羅斯領土的能力。雖然台灣比烏克蘭小得多,但對台灣來說,經驗和教訓仍然成立。如果中共入侵台灣,中國的沿海城市將沒有一個是安全的。@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