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以來,全球各界最關注的就是特朗普曾經承諾的對華關稅,以及中美貿易戰何時開打的問題。

特朗普上任首日並未立即實施對華關稅,中共對美國新政府也釋放緩和訊號。人們在持續關注特朗普下一步在對華貿易上採取甚麼行動,以及想獲得甚麼之際,也普遍認為,美中關係緩和期不會持續太久。

周四(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影片出席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活動。他明確表示,美國對華貿易的核心訴求是「公平」對待。

而在「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首席經濟學家展望中,89%的與會經濟學家表示,預計美中之間將爆發針鋒相對的貿易戰。

以下是有關美中潛在貿易戰,你需要了解的六件事。

1、特朗普為何沒有在首日對中國加徵關稅?

儘管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表示要對中國商品徵高達60%的關稅,但就職後的第一天並未立即採取行動,中國相關議題是簽署了行政命令延遲TikTok禁令的實施。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也未實施承諾的新的全球關稅。

第二天特朗普則表示,正在考慮2月1日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以處罰中共輸入芬太尼。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21日表示:中方願同美國新政府一道,推動中美關係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進展。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大紀元》表示,特朗普未立即加徵關稅,可能處於政策審慎性考慮,目前新政府需要時間評估美中關係、及對美國國內經濟的影響。同時內部團隊尚未到位且需要整合。

台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對《大紀元》表示,如果對照上一次情況,特朗普沒有在2017年就發動貿易戰,並不代表他就不發動貿易戰。

他說,特朗普在2017年就職的時候,也沒有馬上對中國加徵關稅,直到了2018年5月才開始展開中美貿易戰。

「在2017年特朗普被認為優先解決的是北韓問題,所以不急著動手。但到2017年年底在越南,特朗普突然非常嚴厲指責中共的經濟侵略,而兩天前他才接受了北京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接待。」

2、美國審查中美貿易 包括繞道避稅和最惠國待遇

特朗普入主白宮首日,頒布《美國優先貿易政策文件》,要求各部門在2025年4月1日之前,向總統提交各種報告和建議。將根據審查結果,決定是否實施關稅或其它措施。

平衡與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是重點,包括:量化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害,特別關注透過第三國規避關稅;調查中共在貿易中其它不合理或歧視性行為;審查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審查中共對美方的知識產權面是否獲得「對等」和「平衡」的待遇等。

審查最惠國待遇,意味著特朗普政府願意重新檢視美中基本貿易關係,在過去20多年來,這項美國法案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基石作用。

2024年,美國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年度報告中,首次明確呼籲終止給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法案。

23日,參眾兩院同時響應白宮,正式提出了撤銷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恢復貿易公平法案》(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

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對《大紀元》表示,「關稅」不但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公共收入來源之一,更是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

「特朗普總統下令進行中美貿易調查,旨在釐清確認中美貿易中存在的不公平貿易作為及其規模。調查結果出來後,將會相應地祭出課徵關稅或其它制裁,包括最終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

黃大衛表示,審查中美貿易的目的是強化貿易戰的基礎,進行客觀的量化,是尋求法律依據,同時也是政治態度,展現對北京強硬態度。特朗普可能以審查結果為依據,逐步提高關稅水平,或者終止中國的最惠國待遇。

邱俊榮表示,當特朗普競選期間說要對中國課徵60%關稅的時候,其實已經把取消最惠國待遇納入考慮了。取消最惠國待遇直接關稅上升幾十個百分點,他講出60%數字,不是沒有根據的。

3、中美關係的緩和期會有多久?

人們普遍認為,美中關係的緩和期不會持續太久。

何澄輝表示,新政府看似給予中方喘息機會,但時間可能不會太久。中美貿易主要爭端,如掠奪性經濟措施、芬太尼輸入、技術竊取或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獲得落實等,如果未能獲得解決,關稅大棒極有可能重新啟動。

2024年4月18日,在中國東部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港口,用於出口的比亞迪電動車準備裝船。(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18日,在中國東部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港口,用於出口的比亞迪電動車準備裝船。(STR/AFP via Getty Images)

邱俊榮表示,不要因為特朗普首日沒有對中國課稅,就覺得可能會拖得很久。

他認為,特朗普因為中共輸入芬太尼而加10%關稅,芬太尼不完全是貿易問題,解決的方式有很多,但特朗普還是要用關稅來解決非貿易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來,特朗普對關稅有多麼的著迷。更何況是遇到嚴重的貿易逆差,他怎麼可能放著調高關稅不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黃大衛表示,美中關係的緩和時間看起來不會太長,可能取決於北京是否在談判中做出實際性、可以實施的讓步。

他提醒說,「對比北京領導人的無限任期,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而且還要兼顧國內不同聲音。對北京來說,它覺得可以熬過四年,暫時進行讓步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長遠來說,北京還是最終想實現改變世界的計劃。」

4、特朗普2.0中美貿易戰   中共無法應對

由於擔心加徵關稅可能很快就成為現實,中共正強調其談判意願。中共外交部表示,貿易戰和關稅戰沒有贏家。

邱俊榮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是大內宣的口號。道理很簡單,特朗普就是怎麼樣去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增加美國的經濟投資和就業,而中國經濟好不好是北京的問題。

他舉例說,墨西哥跟美國之間是有自由貿易協定的,但現在特朗普一旦對墨西哥課徵25%的關稅之後,一些廠商就到美國直接投資了,比如三星。對美國來講,如果不去發動這個貿易戰,才會很慘。

2024年3月1日,墨西哥奇瓦瓦州華雷斯城貨運貨車排隊進入美國德州埃爾帕索。(Herika Martinez/AFP)
2024年3月1日,墨西哥奇瓦瓦州華雷斯城貨運貨車排隊進入美國德州埃爾帕索。(Herika Martinez/AFP)

在特朗普上任之際,中國全球貿易順差創紀錄。2024年中國對世界其它地區的貿易順差接近1萬億美元,是2018年的三倍。

瑞士銀行瑞銀分析師估計,如果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的關稅,將導致中國未來12個月的GDP增長率下降2.5個百分點。

如果特朗普對中國徵收高關稅,對中共而言,會有甚麼後果?

黃大衛表示,現在跟2018年不同,北京已經歷了真正失敗,跟一開始的低估對手不同,而且經歷了三年疫情和這幾年的經濟下行,北京已經是不像之前有那麼多談判籌碼。

他說,過去誤以為中國一直是靠投資、消費跟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經濟,但中國經濟所謂改革開放40年,根本動力來自於出口。雖然現在中國出口亞非拉等國的幅度增高,但利潤非常低,85%以上的出口利潤都來自於歐美,尤其是美國佔比。

他指出,特朗普如果加徵非常高的關稅,不僅整個中國出口業受到嚴重打擊,中國外資撤離速度更加高。老百姓的壓力越來越大,就會導致社會(動盪)的大爆發。

何澄輝表示,一但特朗普總統開啟關稅及其其它相關制裁,對於中共來說,都將是政治經濟上的沉重壓力甚至是巨大災難。

「因為當前中國持續下行的經濟,外貿已經成為目前不能再失分的關鍵領域。在國內需求不振、實體經濟崩潰、民間經濟動能幾近全失的情形下,若外貿再進一步受到衝擊,民間企業與就業將遭到滅頂式的衝擊,社會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勢必會衝擊政府的治理能力,黨內外的不滿也會升高,最終也會使得執政者受到質疑甚至挑戰。」

邱俊榮表示,理論上中共如果要對抗特朗普2.0貿易戰,有很多方法譬如說分散市場。但上次貿易戰已讓中國出口本來已經相對分散,在這種情況下,再進一步去分散,困難度就會非常高。更何況歐洲跟中共的關係這幾年並不好。跟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已經做得很徹底,很難再有甚麼結構性的轉變。

他說,外貿跟內需消費是連動的,現在外資離開情況非常嚴重,過去中國出口的一半是外資企業貢獻的,如果外資都離開了,出口不動了,工作的崗位就少了,收入就減少了,更難去發展內需。

他指出,外需帶動內需,現在卡住不會動甚至是往後退,整個向下螺旋當中。面對中美貿易戰2.0,特別如果關稅加到60%,中國經濟可能會非常慘。台灣經濟學者形容說,關稅到60%,中國經濟就不用討論了,就是垮了。

5、美中啟動貿易戰 誰的責任?

對於美國加徵關稅,北京通常的一個藉口是保護主義及阻礙中國發展等。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曾對媒體表示,貿易戰不是特朗普總統發動的,美國只是對中共長期對世界發動的貿易戰做出了回應。「中共對美國商品進入中國是長期高關稅,特朗普只不過是認清了現實,做出了一種對等的回應。」

何澄輝表示,中美貿易戰經濟戰表面的原因,是中國單方面不公平貿易與掠奪式經濟作為造成的,但深層原因則是治理邏輯與政治意識形態所決定的。

他指出,中共扭曲性的經濟政策,源自於本身合法性的欠缺。正常的民主自由國家,政權合法性來自於主權在民,有對民眾生命財產、利益與人性尊嚴的保護。但中共政府欠缺正當性,主要仰賴經濟增長與擴張性的民族主義來替代。

「為了以持續的經濟增長作為統治正當性的理由,中共政府不惜以各種不公、掠奪性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的維持經濟持續擴張。從來不正視經濟發展與交流的正常與持續所必要的互利、公平、自由與法治等建設與確立。若中共政權本身的政治經濟結構根本矛盾不解決,扭曲性的經濟作為仍將持續。」

黃大衛表示,貿易戰的本質在於北京在加入貿易以來沒有嚴格按照WTO規定,產生掠奪性經濟行為及資產權盜竊、補貼出口、出口傾銷、第三國規避關等各種方式去進行不公平的競爭。

「中共既拿走了美國製造業的工作機會,也拿走了企業利潤,同時還盜竊技術及反擊美國產品出口。從美國立場來說,等於就是花錢養了一個白眼狼。」

邱俊榮也認為,貿易戰發生的原因,就是在2001年的中國加入WTO。特朗普過去對中國掠奪性的政策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但是,WTO根本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在WTO架構之下,是不能動不動就調高關稅的。

邱俊榮表示,到全世界去傾銷對習來講,不覺得有甚麼不對,但從西方的角度來講就是扭曲的。看起來是完全沒有辦法溝通,所以才會走上貿易戰。

「中共可能不會放棄產業政策、貿易政策。那恐怕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會有結構性的調整。」

1月23日,特朗普影片參加達沃斯論壇。(Fabrice Coffrini/AFP via Getty Images)
1月23日,特朗普影片參加達沃斯論壇。(Fabrice Coffrini/AFP via Getty Images)

1月23日,特朗普影片參加達沃斯論壇,在問答環節,有嘉賓提問美國總統會如何看待未來四年的美中關係,特朗普回答說:「我們要的只是公平。我們只想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們並不想佔便宜。」

他指出,美國對中國一直存在巨額貿易赤字。

「這是一種不公平的關係,我們不能繼續這樣下去。」特朗普說,「我們必須確保公平,我們不必卓越。我們必須建立一種公平的關係。」

6、貿易戰是美中全球競爭的一部份

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以美國國家利益考慮不宜過度解讀,他雖強調公平貿易,仍會通盤考慮全球國防安全戰略。

何澄輝表示,「美國優先」作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指導,目的旨在強化與提振美國自身的經濟再繁榮與增長,並非單純達成對外貿易經常帳的平衡,而是從本質與結構性的調整,重塑美國經濟格局。因此中美貿易談判也必將觸及根本的經貿規則與價值的重新釐定。

「在此前提下,價值與目的根本歧異的美中雙方,很難透過片面的短視交易獲致追求的結果」,他指出。

黃大衛表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首先目的就是削弱北京在全球經濟上發揮過多主導權。去除北京改寫世界規矩的角色,因為它的經濟政策和體制與西方自由體制完全格格不入。#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