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今日(23日)公布2023年度健康行為調查報告。結果顯示,15歲或以上人士中,每月暴飲(俗稱「劈酒」)至少一次的比例,由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的2%,增至今次調查的2.7%。
調查於2023年7月至11月進行,訪問逾4,800名15歲或以上的陸上非住院香港人口。結果發現香港市民普遍有一些不健康但可改變的生活習慣,衛生署指,這些生活習慣均是罹患常見非傳染病的重要風險因素。
2.7%受訪者每月暴飲至少一次。即在數個小時以內,一次過飲用60克或以上的純酒精。在香港,60克純酒精大約相等於5罐啤酒/5杯餐酒/5杯烈酒。衛生署發言人提醒,飲酒人士可利用署方的「電子飲酒篩查及簡要介入」,評估自己的飲酒風險和獲取適切健康建議,戒酒輔導服務先導計劃則為有酒精依賴人士提供免費輔導。
14.8%的18歲或以上人士體能活動量,未達世衛建議,即每星期進行最少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至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同等程度的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組合。不過,數字比2020至2022年度的24.8%,顯著改善,署方相信或與疫後復常有關。
水果及蔬菜攝取量方面,97%的人攝取量不足,即每日食用少於世衞建議的400克或5份蔬果,與2020至2022年度的調查結果(97.9%)相若。
預防疾病措施方面,曾接受子宮頸普查的25至64歲的女士,有49.8%,低過2020至2022年度調查的52.1%。有46.2%的50至75歲人士曾接受大腸癌篩查,比率高過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時的42.6%。署方發言人呼籲合資格的人士,儘快參加政府資助的癌症篩查計劃。
另一方面,基層醫療署與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亦為市民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及家庭醫生配對,並為市民制訂不同人生階段的個人化健康策略。截至去年11月,地區康健中心有超過33萬名會員(臨時數字)。@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