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惡化,中共刺激政策失敗,經濟下滑已經從下游製造業傳導到上游製造業。2024年中國成品油需求觸頂,石化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三桶油」營收和利潤均大幅下滑。無論是原油進口量、加工量,還是成品油銷量和價格都全面開始由升轉降。

產能過剩 中國原油加工量和進口量20年來首次下降

石油化工行業被概括為「一滴油到萬物」,是以原油為起點,煉製各種石油產品、石油化工產品,延申到下游的衣食住行用等各類消費品。中國經濟下滑的趨勢已經從下游製造業傳導到上游製造業。

中共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原油進口量55,342萬噸,同比下降1.9%;規模以上原油加工量70,843萬噸,同比下降1.6%。除受疫情影響的2022年外,兩項數據都是二十多年來首次下降。

同時煉油企業產能過剩嚴重。路透社日前引用全球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數據稱,2024年中國煉油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僅為75.5%,遠低於美國煉油企業90%以上的利用率。

彭博社近日援引隆眾資訊(前身為成立於1988年的中國石化商情網)的數據報道,中國「茶壺煉廠」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降至55%以下,為應對利潤下滑,未來可能進一步減少利用率或延長停工檢修時間。

「茶壺煉廠」源於國外的「茶壺」煉油廠(Teapot refinery),是西方媒體對中國一些小規模煉油廠的稱謂,中國人稱之為「地煉」或「地方煉油廠」。

根據國際經驗,產能利用率保持在81%~82%之間是衡量工業產能是否過剩的臨界點,75%以下表明產能過剩嚴重,高於85%表示產能不足。

「三桶油」營收和利潤大幅下滑

根據卓創資訊1月18日提供的數據,2024年中國煉化行業三類生產路線理論年均利潤均大幅下跌。煉油-芳烴類,煉化一體化類,以及綜合煉油的利潤理論年均值分別為,327.54元/噸,173.92元/噸,-200.26元/噸,分別同比減少28.88%,19.68%和705%。利潤理論年均值意指煉化企業每加工一噸原油能賺取的理論值,實際比這要低。

卓創資訊是一家塑化行業市場研究和數據服務提供商,2022年10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從「三桶油」2024年三季度業績看,其營收和利潤都在快速下滑。「三桶油」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簡稱。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或「中石化」)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本期營收7,904.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9.8%,淨利潤85.44億元,同比下降52.1%。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本期營收7,024.1億元,同比下降12.4%,淨利潤439.1億元,同比減少5.3%。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本期營收992.54億元,同比下降13.5%,淨利潤369.28億元,同比增長9%,相較於第一季度淨利潤23.7%增幅仍下降了14.7%。

成品油市場量價齊跌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1月21日發布的《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2024年石油表觀消費量7.56億噸,成品油消費總量3.9億噸,同比下降1.7%,成品油消費由升轉降。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孟鵬上月底告訴中共央媒《環球新財訊》,根據他的測算,2024年全國汽油的平均價格8,353元/噸,折合升價為6.19元/升,同比下跌3.21%。柴油平均價格7,221元/噸,折合升價為6.14元/升,同比下跌5.86%。

成品油需求觸頂 行業迎來拐點

路透社1月20日報道指出,由於中國(中共)政府快速轉向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這限制了對燃料(Fuel)的需求,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市佔率快速提升,中國汽油需求不會有太大增長。此外,液化天然氣貨車市佔率快速提升以及建築業的持續疲弱,則打擊了柴油需求。

英文單詞Fuel的意思是汽車的燃料,通常指汽油、柴油等類型的燃料,和中文的成品油相對應。

根據中共公安部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佔汽車總量的8.9%。2024年新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25萬輛,佔新註冊登記汽車數量的41.83%,同比增加51.49%。

《中國石油報》2024年11月報道,新能源汽車和天然氣重卡對汽柴油消費的替代量累計超過5,000萬噸,較2023年同期擴大2,000萬噸,替代率增至15%左右……到2030年和2035年,汽油、柴油消費量將較2023年分別下降25%和50%左右,只有航空煤油成為這期間唯一的增長點。

柴油從短期因素看,與其消費相關的貨物運輸、房地產、傳統基建等行業景氣度欠佳;從中期因素看,LNG(液化天然氣)重卡市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從長期因素看,第二產業增速放緩,拉低柴油消費強度。

路透社報道強調,即使中國經濟在持續的刺激措施下開始恢復增長勢頭,而且也避免了美國特朗普政府預期徵收的關稅所造成的任何損害,情況可能仍然如此。

對於2025年而言,這意味著中國的煉油加工可能難以出現太大的增長,最有可能出現強勁增長的領域可能是石化產品,但這可能不足以抵消汽油和柴油的疲弱需求。

《中國石油報》報道稱,中國成品油市場已進入「存量時代」和「新老賽道」切換的轉折性時刻。#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