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之後,同樣位於南亞的馬爾代夫亦開始領教到中共投資帶來的副作用:債務陷阱可能使馬爾代夫喪失經濟獨立。這個印度洋小國已經欠下中共巨額債務,正在艱難償還。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2024年10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馬爾代夫第一季度的公共和公共擔保(public and publicly guaranteed,簡稱PPG)債務總額為82億美元,估計佔GDP的115.7%,而2023年第一季度為72億美元,佔GDP的109.7%。

中共與馬爾代夫的關係以中共一貫倡導的常規方式開始:中共投入巨資建設馬爾代夫的基礎設施,這些「高大上」的項目由中國國有銀行資助,並由中國國有承包商設計並實施。

其中一個項目是1.3英里長的中國-馬爾代夫友誼大橋,連接首都馬累(Male)東端和胡魯馬累島(Hulhumale Island)西角。該項目於2015年啟動,2018年竣工,耗資2億美元。其它項目也接踵而至,包括國家博物館、住房、可再生能源企業,以及從印度承包商手上奪取的對馬爾代夫國際機場進行的升級改造項目等。

表面上看,這些投資對於雙方都是一筆划算的大買賣。對馬爾代夫來說,這些投資有助於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發展和整合國民經濟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為參與建設項目的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和收入。

對中共而言,這些投資有助於執行中共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簡稱BRI),這是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旨在推進中共政權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區域的利益。中共資助的基礎設施最終可能成為印度洋的另一個軍事前哨,並將其變成「中國洋」,對北京的傳統競爭對手印度實施包圍。

2024年3月4日,馬爾代夫國防部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宣布,馬爾代夫與中共簽署了雙邊軍事協議,這表明中馬關係升溫,印馬關係惡化。

「兩國關係密切的最關鍵因素是馬爾代夫位於中國貿易路線的交叉口。」前華盛頓軍事外交分析師Yiannis Tsinas告訴《大紀元時報》,「其中一條航道通往中東,中國從那裏進口大量石油。」

Tsinas認為,兩國之間的這些密切關係是中共在該地區軍事存在的升級。「北京可以切斷印度和日本之間潛在的海軍合作,將在遏制印度在該地區的存在方面更進一步。」

此外,中共政權還可以將印度自由貿易區成員馬爾代夫變成中國產品運往印度的中轉貿易站。

然而深思之後就會發現,這些投資對中共來說是好事,但對馬爾代夫來說卻不是,原因不言而喻。其一,這些基礎設施項目是由中國承包商設計和實施的,而不是通過競標的國際承包商。這些承包商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使用的是政治標準而非經濟標準,將中共官僚的優先事項置於馬爾代夫的經濟需求之上。

因此,一些項目成本過高,服務對象過少,從經濟角度來考慮並不具有可行性。

另一個更不可行的原因是,這些項目的資金來自中共國有銀行的貸款,而這些貸款的條件對馬爾代夫來說過於苛刻,馬爾代夫將難以承受。在這種情況下,貸款就成為「債務陷阱」,無形中推進了中共政權暗中進行的隱秘計劃。

馬爾代夫對中國的負債不斷增加,這反映在其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不斷飆升,在2020年代初甚至達到了100%,當時馬爾代夫的經常帳戶赤字居高不下。

這對於密切關注局勢的債務評級機構來說是一個警示。例如,2024年8月,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公司將馬爾代夫的債務評級下調至「CC」,即「垃圾」高風險級別。

「將馬爾代夫的國際債務評級下調至『CC』反映了惠譽的評估結果,即該國近期不斷惡化的外部融資和流動性指標所帶來的壓力加大,使得在評級範圍內發生違約事件的可能性增加。」惠譽報告稱。

惠譽指出:「最近外匯儲備緩衝區大幅下降,同時外債償還率上升,外部資金流入有限,這些都凸顯了這一點。」

惠譽的評級下調導致馬爾代夫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籌借到資金,以支付5億美元的伊斯蘭債券(sukuk),這是一種聲稱符合伊斯蘭教法的債券。

如果馬爾代夫想通過融資避免徹底違約,就會陷入兩難境地。這塊硬石頭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該組織去年曾對馬爾代夫的債務問題提出警告。眾所周知,這個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的國際機構因其對向陷入困境的國家提供過渡性融資要求極其苛刻,而受到國際社會批評。這些嚴格要求往往會引發嚴重的政治動盪,巴基斯坦的情況就是如此,該國不久前剛剛獲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

「發展中國家在借外債時往往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2020年,中國學生劉琦(Qi Liu,音譯)在向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提交的題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債務陷阱?」(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A Debt Trap?)的碩士論文中寫道。

這篇碩士論文認為:「借款方如果決定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就必須接受審查。因此,涉及國家福利的基本項目(如『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可能需要放棄,產業發展可能會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令的干擾。」

而麻煩之處在於中共,該政權可能會以更加苛刻的條件向馬爾代夫提供新的貸款,或將債務轉換為股權,將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權移交給中共政府,斯里蘭卡的情況就是如此。

即使如此,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因為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必須就「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最終控制權進行談判。

劉琦的論文指出:「中國國有企業目前正在安排所有『一帶一路』倡議項目。」

「如果其它國際機構也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融資,這些機構將不得不與中國國有企業分享這些項目的投票權。從決策過程來看,放棄對項目的主導權是沒有必要的,也違背了中國國有企業的意願。」#

作者簡介:

帕諾斯‧莫杜庫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是紐約長島大學(Long Island University,簡稱LIU)的經濟學教授,他也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安全分析課程。他的文章已在多個專業期刊雜誌上發表,包括《福布斯》(Forbes)、《投資百科》(Investopedia)、《巴倫周刊》(Barron’s)、《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國際財經時報》(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簡稱為IBT)和《金融研究雜誌》(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等。他還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半全球化經濟中的商業戰略》(Business Strategy in a Semiglobal Economy,2006)和《中國的挑戰》(China’s Challenge)等。

原文: The Dark Side of Chinese Investments in the Maldiv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