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近關於可能使用軍事或經濟措施控制格陵蘭島(Greenland)的言論引發了全球關注。雖然有些人認為他的言論很極端,然而美國國家安全界長期以來的共識是,中共和俄羅斯在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令人擔憂,需要西方社會立即引起關注。
特朗普曾就巴拿馬運河發表過類似言論,對中共國有企業在運河營運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表示不滿。
1月7日,當被問及是否排除使用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控制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時,特朗普說:「我不會對此作出承諾。」
他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度假村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的言論令許多記者感到困惑,並一再要求澄清。
他強調,出於經濟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原因,美國需要這兩個地區。
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沃爾什(Michael Walsh)告訴《大紀元時報》,特朗普這種做法的好處之一,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為那些通常在幕後處理的問題創造了公開討論的機會。
「這引發了討論和辯論。大家現在就看到了這一點。」沃爾什說,「你會聽到人們在地鐵上談論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
對許多人來說,尚不清楚特朗普是打算真的動用軍事力量,還是將其作為改變這兩個地區現狀的談判策略。
「這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誰知道呢?」沃爾什補充道。
不過,他指出,了解格陵蘭島事件背景對於公眾解讀特朗普的言論非常重要。
他說:「整個事件的問題之一是人們不了解背景。甚至大多數政治領導人也不了解背景。」他指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島嶼的格陵蘭島存在著不斷上升的風險。
沃爾什曾擔任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的亞太安全事務顧問,他強調了美國對格陵蘭和法羅群島(the Faroe Islands)要求獨立的關注,目前這兩個地區是丹麥的兩個自治領地。
他指出,雖然特朗普只提到了格陵蘭島,然而美國一直關注著這兩塊領土。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美國國務院努力加深與這兩個島嶼的聯繫,以應對俄羅斯和中共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拜登則在2022年提出了北極戰略(Arctic strategy),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中共發起的「極地絲綢之路」(Polar Silk Road)。沃爾什指出,美國兩屆政府對該地區潛在風險的看法相似。
![2025年1月7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莊園(Mar-a-Lago Club)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發表講話。(Scott Olson/Getty Images)](https://www.theepochtimes.com/_next/image?url=https%3A%2F%2Fimg.theepochtimes.com%2Fassets%2Fuploads%2F2025%2F01%2F11%2Fid5790098-GettyImages-2192846416.jpg&w=1200&q=75)
「就對該地區存在風險的評估而言,兩屆政府之間的分歧並不大。」沃爾什說道。
儘管丹麥是北約的親密盟友,然而美國擔心,如果這些島嶼走向獨立,丹麥對它們的影響力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明顯減弱。
過去八年來,風險不斷增加,部份原因是丹麥國內有關這些島嶼的不安政治動態。
「美國和丹麥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而且合作得非常好。」沃爾什認為,「我認為,令人擔憂的是,如果格陵蘭島或法羅群島選擇獨立,它們將來可能不再是美國在兩個區域的合作夥伴。」
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1月8日表示,「我們完全承認格陵蘭有自己的雄心壯志,如果這些雄心壯志得以實現,格陵蘭將獨立,但很難成為美國的一個聯邦州。」拉斯穆森說道。
1月8日,格陵蘭政府也對特朗普的言論作出回應,稱「格陵蘭屬於格陵蘭人」,格陵蘭的未來將由自己的人民決定。
不過,格陵蘭表示有意加強與美國的聯繫,特別是在經濟合作、採礦和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格陵蘭還強調,它致力於與美國和北約盟國合作,確保北極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同時承認該地區存在不斷變化的政治動態。
格陵蘭政府聲明指出:「內閣期待與當選總統特朗普及其政府建立關係。」
![2023年10月4日,位於格陵蘭島西北海岸的美國太空部隊基地皮圖菲克(Pituffik)太空基地(原名圖勒/Thule空軍基地)。(Thomas Traasdahl/Ritzau Scanpix/AFP via Getty Images)](https://www.theepochtimes.com/_next/image?url=https%3A%2F%2Fimg.theepochtimes.com%2Fassets%2Fuploads%2F2025%2F01%2F11%2Fid5790099-Pituffik-Space-Base-LSedit.jpg&w=1200&q=75)
北極地區的大國競爭
近年來,中共政權一直在野心勃勃地發展其在北極地區的商業和軍事擴張能力。此外,俄羅斯和中共的軍艦在該地區的共同行動也越來越頻繁。
「格陵蘭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北極已經變得相當重要了。」美國國際政治評論家、中共問題專家章家敦(Gordon Chang)告訴《大紀元時報》,「中國和俄羅斯都在尋求對北極的控制。」
章家敦補充說,在冷戰期間,該地區因位於大西洋的戰略海道而顯得至關重要,然而在冷戰結束之後,人們基本上忘記了其重要性。
據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外交政策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簡稱CSIS)2024年7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提到,氣候變暖的趨勢正在推動北極地區更多的活動,這可能會導致該地區出現競爭和緊張局勢。
CSIS的報告參考了美國地質調查局(the U.S. Geological Survey)2008年的估計,強調北極地區蘊含著巨大資源,包括近900億桶石油和1,669萬億立方呎天然氣。這相當於全球尚未發掘的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的22%。
北極還擁有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礦產,包括銀、銅、金、鎳、鐵礦石和稀土元素等。
此外,格陵蘭島還是美國大型軍事基地的所在地,擁有導彈預警和太空監視系統等軍事設備。
章家敦不贊同特朗普使用軍事力量佔領格陵蘭島的建議,認為沒有理由這樣做。
他說,雖然世界並不太平,俄羅斯和中共已經在使用武力,然而特朗普的言論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鼓勵更多的侵略行為。
被任命為特朗普新內閣國家安全顧問的現任聯邦眾議員沃爾茲(Mike Waltz,共和黨,佛羅里達州)為特朗普有關格陵蘭島的言論進行了辯護。
「這事關重要礦產。這事關自然資源。」他在1月8日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現在也在製造破冰船並向那裏推進。因此,這涉及石油和天然氣。這涉及我們的國家安全。」
華爾茲還說,俄羅斯「正試圖成為北極之王」,並指出俄羅斯已有60多艘破冰船,而美國只有兩艘,其中一艘去年夏天因電氣火災不得不返回母港。
![2021年8月18日,北極的俄羅斯「勝利50年」號核動力破冰船。據聯邦眾議員沃爾茲(Mike Waltz)表示,俄羅斯擁有60多艘破冰船,而美國只有兩艘。(Ekaterina Anisimova/AFP via Getty Images)](https://www.theepochtimes.com/_next/image?url=https%3A%2F%2Fimg.theepochtimes.com%2Fassets%2Fuploads%2F2025%2F01%2F11%2Fid5790096-GettyImages-1235114294.jpg&w=1200&q=75)
拜登至今對特朗普的言論保持沉默。
在1月8日與記者的通話中,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拒絕直接發表評論,而是指出相關外國領導人已經作出的回應。
他說:「我們不宜介入並作出判斷。」他選擇了一個更有分寸的回答,而不是批評特朗普對盟友的評論。
中共的軍民兩用基礎設施
在1月8日訪問國會山期間,特朗普再次被記者問及可能在格陵蘭島使用軍事力量的問題。對此,他提到了自己的長子小特朗普(Donald Trump Jr.)的格林蘭之旅。特朗普說:「昨天他們飛機降落時獲得了掌聲。」他形容這次旅行「就像一場友愛的盛宴」。
唐納德於1月7日到格陵蘭島進行了一日游,據說是為了拍攝播客用的影片內容。
![2025年1月7日,小特朗普(Donald Trump Jr.,右二)和保守派活動家柯克(Charlie Kirk,右一)在格陵蘭努克(Nuuk)合照留念。唐納德對格陵蘭島進行了私人訪問,他的父親、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曾表示,出於國家安全目的,美國應該獲得格陵蘭島,並希望有朝一日格陵蘭島能夠獨立。(Emil Stach/Ritzau Scanpix/AFP via Getty Images)](https://www.theepochtimes.com/_next/image?url=https%3A%2F%2Fimg.theepochtimes.com%2Fassets%2Fuploads%2F2025%2F01%2F11%2Fid5790097-GettyImages-2192276145.jpg&w=1200&q=75)
特朗普還重申了他對巴拿馬向美國及其海軍徵收高額費用的批評,特別是考慮到巴拿馬運河最初是由美國修建的。他還明確表示,他不會允許中共勢力控制這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水道。
據悉,包括總部位於山東省的嵐橋集團(Landbridge Group)和總部位於香港的長江和記控股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在內的中國公司目前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營運碼頭。
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評論反映出,美國政界人士對中共在拉美不斷擴大影響力的擔憂與日俱增。美國國務院曾在2022年警告說,中共政府在拉美地區收購技術、設施和基礎設施等行動可能具有雙重目的。
2022年7月,時任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的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將軍對中共國有企業在巴拿馬運河兩岸經營港口表示擔憂,稱這些設施可能會迅速轉變為軍事能力。
「我認為我們應該感到擔憂,但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她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阿斯彭(Aspen)安全論壇上說道。
「這是他們在非洲、亞洲、歐洲使用過的同一套路,並不新鮮。」
特朗普在最近的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對中共在巴拿馬運河上不斷擴大的影響力表示沮喪,要知道運河是美國在110多年前花費巨大的財力和人力修建的。
「祝所有人聖誕快樂,包括中國的優秀士兵們,他們充滿愛心但非法地經營著巴拿馬運河……為的是確保美國始終投入數十億美元的『維修』資金,但對『任何事情』絕對沒有發言權。」特朗普在去年12月25日寫道,他暗指的是中共政權對該水道的巨大影響力。
在早些時候(12月21日)的一篇長文推文中,特朗普說,應該由巴拿馬而不是中共來管理這條51英里長的水道。
章家敦說:「我很高興特朗普總統提出這個問題,因為中共有能力在戰時通過各種手段封鎖運河。」
![1997年9月25日,美國士兵在巴拿馬運河「採石場高地」(Quarry Heights)軍事基地最後一次降下美國國旗。1977年簽署的托里霍斯-卡特(Torrijos-Carter)巴拿馬運河條約要求美國在1999年12月31日前結束在巴拿馬運河的軍事存在。(Eliana Aponte/AFP via Getty Images)](https://www.theepochtimes.com/_next/image?url=https%3A%2F%2Fimg.theepochtimes.com%2Fassets%2Fuploads%2F2025%2F01%2F11%2Fid5790095-GettyImages-477800889.jpg&w=1200&q=75)
經過美國主導的十年建設,巴拿馬運河於1914年開通,根據1977年美國時任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簽署的條約,運河逐步交還巴拿馬。
1999年,巴拿馬接管了運河的全部控制權,運河自此成為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2024年12月31日,巴拿馬慶祝運河移交25周年。
根據1977年單獨簽訂的《中立條約》(Neutrality Treaty),巴拿馬和美國同意巴拿馬運河將保持永久中立,所有國家都可以公平地進出和收費。因此,中共對這個條約的任何挑戰都可能要求美國動用軍事力量進行干預。
「請注意,巴拿馬運河對我們國家至關重要。而它目前由中共營運。我們把巴拿馬運河交給了巴拿馬。我們沒有把它交給中共,但他們濫用了它。他們濫用了我們的這份禮物。」特朗普在1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
來自民主黨的批評
在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還建議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藉此表達了他對墨西哥移民問題的不滿。
然而,許多民主黨人批評了這些言論,認為此舉是在分散注意力。
聯邦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民主黨,紐約州)在1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眾議院民主黨人認為,我們被派往華盛頓不是為了入侵格陵蘭島、給墨西哥灣重新命名或武力奪取巴拿馬運河。」他說,他們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美國家庭面臨的成本上升問題。
聯邦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民主黨,麻薩諸塞州)當天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批評了特朗普有關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的言論,認為美國一直尊重其它國家的主權。她指出,這些言論分散了外界針對特朗普頗有爭議的內閣提名人選的注意力,這些人選包括提名為國防部長的黑格塞斯(Pete Hegseth)、提名為國家情報局局長的加巴德(Tulsi Gabbard)和提名為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的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等。
聯邦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民主黨,康涅狄格州)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認為特朗普的言論是試圖轉移對其減稅政策的注意力。
「我覺得這再簡單不過了。」1月7日,墨菲在X社交平台上寫道,「他(指特朗普,譯者注)談論入侵格陵蘭島和巴拿馬,是為了轉移你們和媒體對即將在你們眼皮底下發生的盜竊的注意力——他的億萬富翁和企業朋友們的巨額減稅,而減稅的代價是大規模削減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
![1989年12月20日,在美國時任總統布殊(George Bush,即老布殊)下令美軍介入巴拿馬並逮捕巴拿馬將軍諾列加(Manuel Noriega)之後,美軍穿過巴拿馬城。美軍把諾列加趕下台,並以販毒罪名將他帶到美國接受審判。(AFP via Getty Images)](https://www.theepochtimes.com/_next/image?url=https%3A%2F%2Fimg.theepochtimes.com%2Fassets%2Fuploads%2F2025%2F01%2F11%2Fid5790094-GettyImages-127980313.jpg&w=1200&q=75)
歷史上的軍事干預
如果特朗普選擇使用軍事力量來維護中立協議,這將不是美國第一次干預巴拿馬。
即將擔任特朗普新政府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的退役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說,1989年,美國時任總統布殊(George H. W. Bush,即老布殊)任內美軍入侵巴拿馬,當時他是突擊旅指揮官。這次行動的目的是將巴拿馬領導人諾列加(Manuel Antonio Noriega)趕下台。
「在80年代末的正義事業行動中,我們確實奪取了巴拿馬運河,三周後,我們又把它還給了他們。」凱洛格中將在1月8日對霍士新聞說道。
凱洛格強調:「我認為他(指特朗普,譯者注)關於中共管理運河的觀點很有道理。」通過運河的商業船隻至少70%是屬於美國的,「運河保持主權獨立符合我們的重大國家利益。」他補充道。#
原文:Behind Trump’s Greenland Comment, Years of Concern Over Growing China, Russia Influen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