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正在建造至少五艘似乎專門用於登陸台灣的新型專用駁船。人們猜測,這些駁船可能為中共提供一種獨特的登島作戰方式,將大量坦克直接投送到台灣本島。

1月10日,美國海軍新聞網站(Naval News)援引多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話稱,在中國南方的廣州造船廠發現了至少三艘、也可能是五艘或更多的專用駁船,這些駁船的特別之處是,船首可以伸出一條超長的公路橋,將船體與海岸硬實的地面連接起來。

據介紹,這些駁船從船頭伸出的路橋跨度超過120米,足以在大部份沿海地區荒蕪的海灘將船上的貨物直接送達沿海公路或海灘以外的堅硬路面。船尾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可供其它船隻停靠和卸貨。一些駁船配有自升式支柱,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可以調整高度保持平台穩定。在運行過程中,駁船可以像一個可移動的臨時碼頭一樣,將它自身搭載的或從其它船上轉移過來的各種車輛和坦克部隊快速傾瀉到陸地。

這些船隻有可能被解釋為具有民用性質或用於某種專門的商業營運,但是船首專門設置超長橋樑顯然不是為了在大多數擁有碼頭的商業地點使用,而且商業船舶絕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在遠離港口或缺乏公路網絡的荒涼海灘卸貨。由於實際使用這種特殊船隻的機會實在太少,以至於沒有必要建造如此大型的特種登陸船隻,更不需要建造如此多的此類船隻。因此,用於民用的說法幾乎是站不住脚的。這些駁船的幾種不同設計,都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將大量重型設備運送上岸,明顯遠遠超出了民用要求,表明它們應該不是商業訂單,這種特殊的配置更像是中共軍隊在對未來潛在的登島作戰做準備。

想像中的特殊駁船被用作碼頭,幫助坦克和部隊登陸海灘。(Naval News)
想像中的特殊駁船被用作碼頭,幫助坦克和部隊登陸海灘。(Naval News)

一些分析認為,此類專用駁船的建造可以理解成某種訊號,它提醒人們應該警惕未來中共可能對台灣的入侵,也激發了人們對中共入侵台灣登島作戰樣式的想像。因為中共軍隊可以利用這些駁船伸出的長橋跳過淺灘,在相當一部份荒蕪的海岸線,將坦克運送到更堅實的地面。

美國地緣戰略委員會海上力量研究員艾瑪·索爾茲伯里(Emma Salisbury)表示,任何從大陸入侵台灣的行動都需要大量艦船快速運送人員和設備渡過海峽,尤其是裝甲車等地面進攻武器。這些移動碼頭看起來特別適合入侵。「作為入侵的準備,或者至少是中共的一個選項,預計會看到更多用於這種運輸的船舶被建造。」他說,「中國(中共)正在建造一支龐大的軍民兩用艦隊,這些艦隊在需要時可以輕易地被徵用從事軍事用途。其中包括特別適合運輸軍用車輛的滾裝船,而且這種船確實是按照軍事規格建造的。」

也有國防分析認為,這些船隻作為可移動的臨時碼頭,也適合中國龐大的民用渡輪船隊停靠。中國建造的滾裝渡輪經常扮演運載重型主戰坦克等軍用車輛的角色。

台灣本島只有少數海灘適合兩棲登陸。這些地點都可能受到嚴密防守。以前的觀點認為,任何以武力奪取台灣的企圖都意味著要在可預測的地點登陸。這些新型駁船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傳統的認識。這意味著中共可以在以前被認為不適合登陸的地點登陸。比如,在岩石或柔軟的海灘,將坦克直接運送到較堅硬的地面或沿海公路上。這使中共有可能不再依賴台灣的港口,選擇新的登陸地點,並使防禦作戰變得複雜。

這些駁船讓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盟軍登陸諾曼第而建造的桑葚港。在諾曼第行動兩年前,盟軍對法國港口迪耶普進行了一次大膽的試探性突襲。儘管這次襲擊以災難告終,但在這場災難中誕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桑葚港。就是在海上建造一些浮動碼頭,經由浮橋所構成的浮動通道與灘頭相連,這些與灘頭相連的浮動碼頭在後續的登陸作戰中發揮了作用。

中共的新型駁船在戰術意義上與二戰時期的桑葚港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不同的是,它有更好的機動性,可以為選擇更有利的登陸點提供更多機會。然而,在現代戰爭環境下,中共複製類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戰術方法能否應對未來競爭激烈的高端衝突就很難說了。

在很多中共入侵台灣的兵棋推演中,勝敗有時並不是以登陸作戰成功與否為標誌,因為戰爭的關鍵階段似乎已經發生在登陸作戰之前。能否發生登陸作戰,可能是跨海作戰和渡海作戰決出「勝負」以後的事了。而勝負的概念要取決於雙方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對地面、海上、空中、太空和網絡空間的控制權。

首先,在跨海作戰階段,中共是否有能力徹底消耗和癱瘓台灣的防空系統,同時,徹底摧毀台灣海上、地面和空中的打擊力量,並完全掌握台海地區的制空權。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將利用地面、空中和海上的遠程武器隔海攻擊對方。這個階段之後,只要台灣仍然有對海攻擊能力,中共的跨海作戰就不能算是成功。實際上,中共要達成這樣的作戰意圖幾乎是不可能的。台灣大量地面和空中武器裝備隱藏在山體內或轉移到島外的其它地點,而且國軍在長期演練中一直強調戰力保存方法。

如果中共認為可以開展渡海作戰的話,那麼一百多公里寬的台灣海峽絕對不會像現在灰色地帶行動那樣平靜。中共的大型船隻需要在充滿危機的海面上行駛幾個小時,在整個的行動過程中,所有渡海船隻都將暴露在台灣的潛艇、水雷、無人機以及各種地面火炮和導彈的攻擊範圍。這些行駛速度緩慢的大型駁船,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到達台灣海岸。

當然,實際作戰要複雜得多,可能並不是在時間上劃分成前後幾個階段,但是這些過程是無法避免的。這只是基於最基本情況的假設。實際上,台灣不會是孤軍奮戰,中共真正的對手是美國海軍來自日本、菲律賓甚至關島的海上和空中力量。

這種情況下,中共地面部隊登陸台灣本島與國軍面對面作戰的可能性並不大。國軍的戰力保存不會等到敵人裝甲部隊登陸台灣本島以後才發起攻擊,而很可能是竭盡全力將中共渡海部隊消滅在海上。@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