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審計報告指,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兩項主要工程合約延期費用高達10億元,連同顧問發出更改令,造價大幅上升至467億元,超支高達19億元。在今日(10日)舉行的公開聆訊上,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表示,當局將汲取教訓,與發展局加強對工程成本的管控,但強調當年做法是依足規定。
港府以「斬件」方式為港珠澳大橋及相關工程撥款,包括勘查費、與三地合資的主橋工程、大橋人工島填海及建設,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建設費用,累計獲批1,177億元。再加上早前追加申請的15.1億元,總開支已增至1,192.1億元。其中,香港連接線、主橋及口岸的超支金額達158.3億元。
審計報告指出,由於大橋填海工程進度延誤及香港口岸海堤的橫向移位問題,屯赤連接路的完工時間受到拖延,兩份工程合約產生的延誤及受阻費用共超過10億元。此外,顧問公司針對屯赤工程發出的更改令,使造價大幅增至467億元。
立法會議員簡慧敏批評,當年政府向立法會申請467億撥款時不夠克制,因為整體撥款金額遠超合約金額數字。她關注訂定工務工程合約費用時,怎樣制定應急費用及合約價格調整撥備,由於兩者性質不一樣,若政府「洗大」後,從價格調整撥備中拿錢並不合適。她認為價格撥備調整不需要50億元,實際上只用了12億元。
陳美寶表示,無法認同「未夠克制」的指控,強調做法是依足當時規定,當時並未實行平行招標。有關項目整體性及關聯性,當中有不同合約在內。價格調整撥備主要用於支付因工人和物料價格上升所帶來的額外合約開支。
由於項目工期較長,相關合約中涉及的其它開支,以及應對不可預測問題,例如因配合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填海工程所需的額外費用和承建商申索等方面超出原先預算,加上應急費用不足,當局才會動用剩餘的價格調整撥備來支付這些因不可預見情況所增加的開支。
她說,當局將汲取教訓,與發展局加強對工程成本的管控,以審慎的態度,優先使用應急費用,只有在無法預測或必須額外支出的情況下,才會啟用價格調整撥備。
議員關注重型車輛救援問題
另外,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提到,有營辦商在2021年5月至去年5月期間,先後7次遇到重型車輛救援行動出現問題,導致救援車輛前輪翹起離地,無法完成救援,需尋求外部協助。結果清場時間延長至20至120分鐘,遠超標準的8分鐘,他質疑這是嚴重的疏忽。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解釋,屯赤隧道部份路段坡度較大,相關問題多發生於運載混凝土的重型車輛上。救援車輛是政府採購的,經機電署專業意見批准,並已應用於其它隧道,平時操作效果良好。針對營辦商反映的問題,運輸署曾聯同機電署在現場示範操作,確保營辦商能正確使用設備,工程師也檢查了救援車輛的性能,確認其狀態良好。
李頌恩補充,救援車輛前輪翹起的問題主要是由隧道設計及被拖車輛的負載不確定性引起的。未來計劃改裝救援車輛,包括增強車軸負載能力,提升在斜坡工作的穩定性,並希望今年內獲機電署批准完成改裝,改善救援效率。@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