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近鬧出一個風波,民建聯的梁熙提議要「刀口向外」,禁止移民的港人回流香港使用公營醫療服務,強調資源應該放在自己人身上,對外人便要收緊政策。
結果,KO他的,居然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就是這個曾經以「與病毒共存,等於共赴黃泉」的金句王,居然難得的講了句人話,拒絕了議員的無理要求。
我們先整理一下,議員的發言。梁熙提出,「會否考慮所有的福利、資助公營服務,同長者生活津貼看齊,設離港限制,避免移居海外人士享用,並指「社會討論財赤,不少聲音討論是否削減長者2元乘車優惠,對『自己人』非常嚴苛,但對『外人』,非常慷慨津貼他們回流香港醫病,『食窮』特區政府」
盧寵茂回應,「刀口向外」論,稱覺得形容「重了點」,並說「醫療服務有偶發性、急切性,如果750萬人看醫生時都要問你居港多久,這個審批機制以我們現在來看,我們暫時無意推行」。
然後另一名民建聯議員陳克勤接力,說「容許移居海外港人回港醫病,是「慷納稅人之慨」,問是否可參考消費券發放時,審查居港日數,認為無論對醫護還是市民,都構成沉重壓力。」
盧寵茂回應,「消費券是一次過,醫療服務是持續,反問是否市民想每次看醫生,都要被問在港住了多久,並稱移居海外港人回港就醫後,亦有機會住在香港。」
道理局長已經說得很清楚,所以毋須多言,唯一沒有說出口的是,政府一向不肯承認有移民問題,總是說「香港人出入自由,流動性很強」。現在議員這個說法,等於確認了,香港真的有移民潮、許多人逃離了香港政府。這個算不算打臉政府?
另一個有趣的討論點是,為甚麼一向予人「長不出象牙」的官員,居然會講出人話,說出合符人情道理的回應?而本應代表民意、理應最貼地的議員,卻提出這種不切實際的情緒式建議?
這是否代表,連2個口的官員,都「頂唔順」這些愛國議員的過火表演?這些一向都要獻忠的官員,可能都想不到,有朝一日,會有突破自己底線的言論?
這並不是孤例,之前禁止日本水產來港事件,愛國議員提出應該全面一刀切禁止所有日本水產輸港,甚至提出要求日本賠償特區政府為了檢測輻射的儀器設備費用,反而是環衛局的局長好言相勸議員要以「科學為本」。
這就是香港有趣的政治生態,沒有最左只有更左,沒有最戰狼只有更戰狼,譬如盧寵茂,以為他緊跟當時北京清零政策便是非常識DO非常擦鞋,但你永遠不會想到,後起之秀可以突破這些愛國表忠的範圍,一句「刀口對外」便KO了局長的底線。
官員只懂「緊跟中央」,但議員沒有官職包袱,反而更奔放,天馬行空,中央沒有說要收緊移民政策,但他們就敢向這方面試探。反正,打擊移民、強調香港好,往大裏說,也符合「東升西降」的政策戰略,中國政治文化中,「左」只是作風問題,但「右」卻是路線問題。所以這些戰狼議員吃準了這一點,反日、反移民,最多被人取笑太激進,但不會犯政治錯誤,所以他們表演力度無限加強放大。
愛國官員苦了有「官職」在身,還有一點孔乙己的長衫束縛了發揮,想不到原來還有這種作秀之法。當然,也有自由自在的官員,秀起戰狼肌肉絕不輸給議員,譬如形容美國政府是「黑社會」鄧炳強便是。
這場秀下限大戲,不論外人自己人,都只能說聲,佩服佩服。?◇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