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水獺(Lutra lutra)是多種水生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和旗艦物種,但因非法捕獵、生境破壞和水污染等威脅,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近危物種」。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今日(8日)發表新聞稿表示,近期團隊在北大嶼水域發現水獺的蹤跡,呼籲各界關注水獺的保育。
根據團隊研究,從2020年至今,已確認本地的水獺會出現於新界西部及北部從白泥至羅湖一帶的魚塘濕地和海岸地帶,有時甚至深入到靠近市區的人工河道。團隊於去年較早前在大嶼山水域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考察時,發現了一坨疑似已風乾的水獺糞便,經基因鑒定反覆驗證後,終確認屬於歐亞水獺。
團隊表示,根據本地文獻中關於大嶼山水獺的記載寥寥無幾,且到上世紀60年代後便無跡可尋。此次發現,不但為歐亞水獺在大嶼山水域出沒提供了首個確切證據,為這一本地極度瀕危物種的保育帶來新希望。
團隊指,政府2017年公布的《可持續大嶼藍圖》中為大嶼山的未來規劃確立了「北發展、南保育」的總體原則:北大嶼山以經濟及房屋發展為主,南大嶼山則著重保育、文化和生態旅遊。
有鑑於是次的突破性發現,團隊呼籲,希望未來北大嶼山的發展亦應為水獺及其他珍稀物種制定相應保育措施,以保護重要淡水生境的完整性及連通性,務求達至發展與保育並存。@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