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國家石油資源豐富,但依靠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先進技術,特別是AI(即人工智能)技術,因此正在重新考慮與共產中國的關係,傾向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加強合作開發。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1月20日即將重返白宮,也預示著美國與北京的競爭關係進一步加劇。

美國施壓

人工智能等其它尖端領域由美國主導,據說美國正在向阿拉伯國家施壓,要求其排除與共產中國合作,以避免技術洩漏。

微軟在4月份表示,將投資15億美元給阿聯酋的阿布扎比AI開發公司G42。據美國媒體報道,G42已承諾與被華盛頓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包括華為)斷絕關係。

另據報道,為施加壓力,美國政府正在推遲半導體巨頭英偉達(Nvidia)和其它公司向沙特阿拉伯和中東其它地區出口人工智能晶片。

在太空開發領域,據報道,將阿聯酋月球車搭載在中國嫦娥七號無人月球探測器上的計劃,也因違反美國法規而受阻。

日本受益

一位日本中東問題專家在談到阿聯酋的困境時說,「他們不能再完全依賴美國,但又不能與中國(中共)走得太近,因此他們正在將注意力轉向日本。」

包括三菱重工和NEC在內的20多家日本公司最近訪問了阿聯酋,推銷他們的太空技術。由於日本是一個技術先進的亞洲國家,並且親近美國,因此在中東逐漸遠離共產中國的時候,日本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可以接受訂單。

阿聯酋與日本有著悠久的經貿關係,包括能源出口和汽車進口。近年來,雙方合作領域迅速擴大,涵蓋了脫碳、太空、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其它亞洲國家

其它一些亞洲國家也在美國與共產中國的競爭中迎來了機遇。南韓在5月與阿聯酋簽署了經濟合作協議,領先於日本,增加了汽車和武器出口。

印度也在加強其影響力,與沙特阿拉伯簽署了涉及數字基礎設施的合作協議。

隨著共產中國尋求維護、擴大其利益,其與日本、南韓和印度的競爭也會加劇。

AI技術之前

在AI技術出現之前,阿拉伯國家採取的基本立場是與包括美國、歐洲、共產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大國保持廣泛聯繫,避免與任何一方全面合作,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

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傳統上曾支持美國,但在美國開始減少在中東的軍事介入後,它們開始追求合作夥伴多樣化。共產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倡議在2010年代加速向中東擴張,美國的影響力被削弱。

共產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出口迅速加強了在中東地區的存在,並在此過程中取代日本成為最大的原油買家。

然而,近年來,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對AI技術等其它先進技術的渴求改變了局勢。他們在AI等領域投入巨資,希望藉此擺脫石油經濟,實現經濟多元化,並在美國與共產中國的技術競爭中逐漸轉向美國。#

(本文參考了Asia Nikkei的報道)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