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英國作家Robert Harris小說的電影《教宗選戰》Conclave描述梵蒂岡教廷內部勾心鬥角,主教們為了爭奪教宗的繼承位置明爭暗鬥,各懷鬼胎,比政治鬥爭還要骯髒。這些情節並非憑空杜撰,皆因梵蒂岡教廷的確曾爆出不少醜聞,以約翰保祿一世在1978年9月29日,上任僅一個月即「病逝」,引起了不少揣測,尤其是涉及梵蒂岡財政的問題。不過,《教宗選戰》更加刺激的話題是,如果教宗不是由男性出任,那麼教徒會有甚麼反應?這個問題在今天「跨性別」議題大行其道之際,更加引起討論。其實,在教廷的歷史中,究竟是否曾經有女性出任教宗一事,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團。

歐洲曾經有一個傳說,在公元855至857年兩年之間,有一位名叫瓊安的教宗(Pope Joan)。一般的說法是,這個傳說出現於中世紀的編年史,瓊安原是一個有才華的女性,在情人的指示下喬裝成為男人。由於她能力出眾,在教廷不斷晉升,最終獲選為教宗。可惜她懷孕,誕下孩子之後被揭發身份,過了不久便死去。事實上,這個傳說有很多值得懷疑的地方,例如:為甚麼這個傳奇事跡要等到數百年之後,在十四世紀才有人記錄下來?一個普通女性如何在門禁森嚴的教廷中脫穎而出,也是難以解釋。因此歷史學家認為,這只是某些人杜撰出來,目的是抹黑教廷。奇怪的是,在意大利錫耶納大教堂曾經安放她的肖像,與其他教宗並列,到了公元1600年才因為公眾抗議而「下架」。另外,有一些中世紀手稿也描繪了女性教中的形象。即使瓊安教宗的傳說是假的,但在公眾心目中仍然十分有吸引力,歷久不衰,就正如中國的木蘭從軍傳說一樣。在2009年,瓊安教宗事跡更拍成了電影。

這個傳說另一個有趣故事是,塔羅牌中有一個「王牌」名為「女祭司」。她的身份、角色一直是個謎。當她首次出現在十五世紀的意大利威斯康提(Visconti-Sforza)塔羅牌時,形象是穿着宗教服裝的女子,帶着教宗冠冕。這個形象很特別,令人懷疑創作者別有用心,很可能就是暗示瓊安教宗,只不過因為避免得罪教廷,所以這一張塔羅牌才命名為「女祭司」。2018年,美國黑人女歌手Rihanna也是穿着類似的金光閃閃女教宗時裝,現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晚宴。

無論瓊安教宗是真是假,在西方充斥着平權思想的今天,梵蒂岡教廷如何能夠在激進思想的衝擊下,如何能保持自身的信仰,才是更加重要的問題。◇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