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20日)召開記者會交代季節性流感及COVID-19的最新情況,兩者的疫情在近期都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但整體水平仍然偏低。醫管局明日(21日)將啟動服務高峰期措施,包括增加資源和人手、優化服務流程、加強社區支援等,希望能減輕醫院壓力。

衞生防護中心首席醫生(監測)龔健恆表示,去年4月和8月出現了兩個流感季節;今年1月至7月的28周數據與之前年份的流感季節相比,處於基線水平,整體平穩。但自今年10月至今的數據顯示,陽性檢測比率以及醫院流感入院率都呈上升趨勢。

COVID-19方面,自香港復常以來,新冠疫情每隔4至6個月就會出現小波浪式的波動。而化驗處陽性比率、污水監測以及定點監察系統的數據顯示,近期新冠病毒的社區流行情況都略有上升。雖然新冠和流感的水平仍然很低,但在低位中開始有緩慢上升的趨勢。

龔健恆預料,冬季流感和新冠疫情的活躍程度在明年1月會持續上升。

啟動服務高峰期措施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表示,醫管局已於去年9至10月、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今年5月至6月啟動了3次服務高峰期應對措施。各項數據顯示,醫院的壓力在過去一年持續遞升,整體服務需求已完全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急症室壓力尤其大,求診人數穩定在較高水平。

醫管局已撥款7億元規劃服務高峰期的應對工作,2023/24年度增加了153張病床和不同醫護人手,採取多項措施加強人手,包括招聘全職、兼職和自選兼職人員。

明日(21日),醫管局將啟動服務高峰期應對措施,具體措施包括加強普通科門診服務,18間普通科門診將提供1萬至1.2萬個額外名額,目標是每天減少300至500名急症室求診人數;提供基層醫療指南和地理資訊地圖,協助急症室病人尋找附近的私家醫生、普通科門診和中醫門診等替代選擇。

社區支援方面,將加強社區老人評估服務和社康護理服務,減少不必要的入院,舒緩醫院住院病床壓力;社區老人評估服務團隊將為安老院舍長者提供專業評估和治理,包括醫生、社康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醫務社工;加強安老院舍對傳染病爆發的應變能力,利用感染防控電子平台,與院舍保持緊密電話聯繫,了解傳染病爆發狀況。

將向學校提供噴鼻式疫苗

衞生署緊急應變及項目管理處主任梁耀康醫生表示,由於流感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增加,政府在2024/25年度推出了一系列加強措施,特別針對兒童和學校。例如,優化學校外展疫苗接種計劃,為幼稚園和幼兒中心提供更多接種服務選擇,包括混合模式,即在同一次外展活動中提供注射式滅活疫苗和噴鼻式滅活疫苗;為中小學推出先導計劃,讓參與學校選用噴鼻式疫苗。

署方將擴展接種地點,開放衞生署母嬰健康院為所有6個月至2歲或以下兒童接種流感疫苗;亦會在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提供更多接種點。

COVID-19方面,根據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6個月大或以上人士可免費接種初次劑次的疫苗;高風險優先組別人士,包括50歲以上人士(包括院舍長者)、長期病患者、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孕婦和醫護人員,在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新冠超過6個月後,可免費接種加強劑。@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