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走楊潤雄,換來「Hellosss」羅淑佩當文體旅局局長,可能是近年最適合的官員任命,因為她熱愛「追星」,似乎熟悉香港流行文化。而在眾多高官之中,可能只有她能夠背得出MIRROR十二子的中英文全名,甚至年齡、星座等。面對港府千億赤字,旅遊業低迷,「貼地」奇才方能夠推出「追星救港」政策。

首先,核心概念是「粉絲經濟」,特點在於它擁有強大的消費驅動力。當國際級明星舉辦演唱會、見面會,或者當電影、電視劇進行首映時,粉絲們不僅會購買門票,還會參與大量的周邊消費,例如住宿、交通、餐飲以及與明星相關的紀念品。

例如,Taylor Swift演唱會能為當地經濟帶來千萬元收入。如果能夠將香港打造成為一個吸引明星和粉絲的「追星之都」,將能夠持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為經濟注入活力。

具體來說,政府可資助更多世界級明星來港舉辦活動,例如大型音樂節、頒獎禮和粉絲見面會,包括荷里活明星、韓劇演員、YouTuber甚至日本「成人動作片」偶像。這些活動不僅能帶來直接的門票收入,還能促進周邊行業的發展,例如場館管理、活動策劃、廣告營銷等。此外,參與活動的粉絲往往來自不同地區,他們在香港期間的消費也將成為本地旅遊業的重要增長點。 

其次,追星文化還能為香港創造就業機會。隨著追星產業的發展,更多與之相關的職業將應運而生,例如明星經理人、粉絲社群管理者、活動策劃專家等。港府可於本地大學和職業培訓機構設立相關課程,培養追星產業所需的人才。

同時,支持年輕人創業,鼓勵他們圍繞追星文化開發創意產品或服務。這不僅能夠提升香港的文化創意水平,也將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此外,追星文化還可以成為推廣香港形象的重要手段。香港作為曾經的亞洲流行文化中心,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背景,非常適合成為國際明星活動的首選地。通過資助國際娛樂公司,吸引更多頂級明星來港拍戲,展現香港的魅力,讓更多的外國人愛上這座城市。 

政府也可以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追星產業發展,例如提供場地建設資金,簡化活動舉辦手續,並為相關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同時,與本地企業、學術機構和社會團體合作,共同推動追星文化的普及和發展。 

追星文化不僅是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愛好,更是創造經濟價值、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Rosè的歌曲《APT.》獲得超過十億點擊率,勝過南韓政府的官方宣傳片。港府需要以開放態度擁抱機遇,將危機轉化為動力。◇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