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的作品《土耳其花園咖啡館門口草圖》,約1810至1812創作。棕色墨水及石墨;27.9×38.1cm。洛杉磯J‧保羅.jpg‧蓋蒂博物館(The J. Paul Getty Museum)。(公有領域)
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的作品《土耳其花園咖啡館門口草圖》,約1810至1812創作。棕色墨水及石墨;27.9×38.1cm。洛杉磯J‧保羅.jpg‧蓋蒂博物館(The J. Paul Getty Museum)。(公有領域)

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的作品《五個藝術家自畫像習作》(Study Sheet With 5 Self-Portraits of the Artist),約1810年創作。黑色粉筆、白色加強效果、紙;16.2×22.6cm。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經常將自己畫入作品中。拉姆斯伯里莊園基金會(The Ramsbury Manor Foundation),英國威爾特郡(Wiltshire)拉姆斯伯里(Ramsbury)。(公有領域)
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的作品《五個藝術家自畫像習作》(Study Sheet With 5 Self-Portraits of the Artist),約1810年創作。黑色粉筆、白色加強效果、紙;16.2×22.6cm。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經常將自己畫入作品中。拉姆斯伯里莊園基金會(The Ramsbury Manor Foundation),英國威爾特郡(Wiltshire)拉姆斯伯里(Ramsbury)。(公有領域)

描繪歷史的畫作

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1761年—1845年)在作品《土耳其花園咖啡館門口》(Entrance to the Jardin Turc)裏完美捕捉拿破崙時代喧囂的巴黎,這幅作品與草圖都可在洛杉磯蓋蒂博物館(the Getty Center)裏欣賞到。

布瓦伊住在咖啡館附近,他一定看過巴黎人在林蔭大道陰涼處乘涼等類似的景象。他選擇以街頭手搖風琴師(organ grinder)與木偶戲娛樂群眾的場景來繪製作品。畫面左邊,有位孩子向一對中產階級夫婦展示他溫馴的土撥鼠寵物。場景中有些人物來自布瓦伊的肖像作品。樹幹旁有位身穿白衣的女士像是在做白日夢,呼應身邊另一位保母。布瓦伊也將自己畫入畫中,他戴著高禮帽與眼鏡,靜靜地觀察著我們,一如他看待人生的方式。

布瓦伊最值得一提的歷史畫作是一幅紀念拿破崙加冕的畫作,公認是當時最高的藝術形式。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選在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Cathedral)舉行盛大的加冕儀式,而不在法國傳統加冕的地點,位於東北部城市蘭斯(Reims)的蘭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

拿破崙委託畫家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創作一幅紀念這段具有歷史意義且史無前例的事件。大衛果真沒讓人失望。那幅宏偉的畫作《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帝王拿破崙的祝聖典禮和王后約瑟芬的加冕典禮》(The 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and the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in Notre-Dame Cathedral on 2 December 1804),常簡稱為「拿破崙加冕典禮」(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高近20呎、寬33呎(約610x1006cm),展現長達三小時壯觀的儀式及其精神。大衛只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完成這幅作品,畫作展現拿破崙的妻子約瑟芬(Joséphine)在法國和外國政要簇擁下,跪著從丈夫手中接過王后王冠的那一刻。拿破崙一見到這幅巨作立刻驚呼:「這幅畫值得好好欣賞!」

1808年,大衛首次在羅浮宮的年度法國王家繪畫雕塑學院(French Royal Academy)展覽廳展出這幅畫作。

王室委託布瓦伊繪製一幅大衛的畫作在羅浮宮受到大眾歡迎的作品。布瓦伊寫信給大衛希望徵求對方允許複製他的作品。大衛親自來到布瓦伊的工作室卻撲了空,於是留下一張充滿趣味的字條:

「大衛親自來答覆布瓦伊大師了:同意複製,因為我有充份理由相信您才華出眾,最重要的是,您想繪製的主題將贏得無數讚美。此刻我想到這幅畫從展覽廳回來後仍捲起收藏著;只要布瓦伊大師需要,近日可隨時來索邦廣場(place de Sorbonne)我的工作室找我,大衛會為布瓦伊的作品提供任何必要的協助,這個絕佳的提議,只有布瓦伊獨有。」

「我(大衛)已經觀察過那些來看我作品的人群,我們來看看是否我倆英雄所見略同。」

拿破崙的加冕典禮是獨一無二的歷史事件,而這些作品能讓法國人以最近的距離了解史事。遊客參觀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New York)即可欣賞到布瓦伊的完成品《公眾在羅浮宮觀看大衛的「拿破崙加冕」》( The Public Viewing David's "Coronation" at the Louvre)。

畫中興奮的人群爭相觀看大衛的畫,感受拿破崙加冕的場景。父母親讓孩子高高坐在肩膀上欣賞這幅畫,人群中也有一些人指著畫中某些場景。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榮譽館長凱瑟琳貝傑(Katharine Baetjer)在博物館網站上的錄音檔中說道,畫面左側有一名頭戴雙角帽(bicorne hat)的軍官大聲朗讀畫作導覽,指出大衛畫裏所有顯要的人物。布瓦伊利用三頂雙角帽引導我們聚焦在大衛畫作的焦點:約瑟芬。此外,博物館網站也提到,群眾摘下帽子的原因:「可能出於對王室夫婦致敬,也可能是想獲得更好的視野。」

畫面裏有六張臉來自布瓦伊之前畫過的藝術家、政治家和文人的肖像。他把兒子朱利安(Julien)的側臉也繪入畫中,當時朱利安13歲左右,位置就在穿藍色洋裝小女孩的上方。此外,畫裏戴著眼鏡手持高禮帽仔細端詳畫作的男人就是畫家布瓦伊本人。

透過布瓦伊的畫作,我們能看到巴黎、巴黎人,以及那些影響或塑造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還有歐洲和美國的歷史事件。

蘇富比拍賣師麥克唐納(James Macdonald)在拍賣圖錄中寫道:「布瓦伊描繪法國社會各階層的人物鮮明耀眼,包括藝術家、醫生、士兵、貴族、婦女、兒童等。整體上來看,布瓦伊的肖像畫似乎比那個時代的任何紀念碑或藝術品更能捕捉那個時代。」 (全文完)

原文:〈The Thousand Parisian Faces of Louis-Leopold Boilly's Ar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洛琳費里爾(Lorraine Ferrier)現居英國倫敦郊區,從事寫作。 她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美術和手工藝相關文章,關注能傳達美和傳統價值觀的作品,以及北美和歐洲的藝術家或工藝師。她希望能為保存傳統藝術遺產出力。◇

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的作品《公眾在羅浮宮觀看大衛的「拿破崙加冕」》,1810年創作。油彩、畫布;61.6×82.6cm。2012年查理斯‧萊特曼(Charles Wrightsman)夫人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有領域)
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的作品《公眾在羅浮宮觀看大衛的「拿破崙加冕」》,1810年創作。油彩、畫布;61.6×82.6cm。2012年查理斯‧萊特曼(Charles Wrightsman)夫人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有領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