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博覽會(簡稱「鏈博會」)將在北京開幕,面對與西方的貿易緊張關係,中共加碼對產業鏈與全球南方的投資,凸顯其在國際貿易中困境與頹勢。

中共辦鏈博會背後的算計

目前,在對外貿易方面,中國大陸境內已經有了服貿會、進博會及「一帶一路」的各種展會,所謂鏈博會是從去年開始的,它有甚麼特別之處?

按照官方的說法,鏈博會關注的不是短期交易,是長期合作;不是商品交易,是產業合作,幫助企業在鏈博會上找到全球夥伴,目的是所謂「布局」未來中國供應鏈的發展。

儘管中共大力宣傳本屆鏈博會中,歐美參展商與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佔比如何高,但中共央視以「如何維護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為題加以報道,無意中透露出其焦點與焦慮。

之前,由於中共利用全球供應鏈上的優勢地位進行政治脅迫、將供應鏈武器化,歐美等國家紛紛對中國實施「中國加一」、「去風險」或「友岸外判」等計劃,中共則指責西方「貿易保護主義」和「脫鉤斷鏈」。

歐美對中共的制裁及產業鏈轉移,已殃及中國企業的發展。大陸專家表示,上游中國企業面臨產業轉移風險,主要高技術領域對中國產業發展溢出效應較強的外資企業遷出;下游中國企業則面臨斷供風險,例如鐵礦石、高端機床、顯示材料、半導體材料等。

2023年前11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同比減少一成,自印度進口擴大至5倍;從中國進口的手提電腦也減少三成,而從越南進口增至4倍。

2022年,美歐進一步推動發展本土的電池回收產業,以加快構建電池材料關鍵礦物供應鏈。圖為2022年5月,在德國福士汽車零部件工廠內,工人正進行電池回收。(JOHN MACDOUGAL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美歐進一步推動發展本土的電池回收產業,以加快構建電池材料關鍵礦物供應鏈。圖為2022年5月,在德國福士汽車零部件工廠內,工人正進行電池回收。(JOHN MACDOUGALL/AFP via Getty Images)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綉雯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這是想辦法以中國市場吸引外商,擴大經貿合作,以擺脫美國對其制裁和封鎖。最好且最快的辦法就是辦會展,這方面中共是老手,從其一帶一路的相關活動即可看出。

「鏈博會主要目標,是建立以中國為核心的全球供應鏈或特定產業的全球生態系,比起一般商展和會展更加具有戰略目標,也不僅是搶訂單而已,其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對《大紀元》表示,過去的博覽會注重主要還是最終產品與服務的交易,鏈博會升級與國際產業合作。

按照官方的說法,鏈博會另一個特點是促進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單邊開放,大力邀請非洲企業參展,並提供免費展位和搭建服務等支持。

這與中共黨魁習近平的講話一致,他今年9月初的中非合作論壇上宣布,單方面給予包括33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

王綉雯表示,中共現在面臨美國對其貿易制裁以及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戰,所以將焦點轉向全球南方。南方國家一方面有人口紅利,另一方面有農業或礦產優勢。

「基本上,中共還是以其『中國製造2025』為本,積極推動其一帶一路戰略,只是沒先前那麼高調,但是還是低調推進中。」

轉向全球南方 引發反彈

全球南方已經成為美中競爭日益激烈的一個主戰場,就像冷戰期間中共所謂的「第三世界」一樣。

中共把全球南方視為推動改變西方主導的全球秩序的核心動力,在這方面的核心工具是「一帶一路」。中共黨魁為此舉辦了無數論壇、會議和峰會,推銷所謂中共式現代化作為「西方化」的替代方案,意圖增強中共的全球政治影響力。

由於中國過去投入「一帶一路」的資金,大多來源於西方尤其是美國市場對中國的開放貿易賺來的錢。目前中共與西方日益緊張的政治與貿易關係,「一帶一路」日益萎縮,失去了經濟動能。

中共在這種情況下召開鏈博會,凸顯其在國際貿易中困境與頹勢。

戴志言表示,以新興經濟體作為貿易對象,對於中共而言,主要是讓龐大的製造與服務體系找到國際市場的出海口,但因新興市場購買力的問題,它必須在銷往歐美市場的產品基礎上進行修改,以符合新興國家市場在價格與功能上的要求。

「大多數的新興經濟體能夠提供的合作項目,主要在於原材料的供應,例如關鍵性的礦物,雙方在產業鏈上的合作更像是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而不是兩個獨立的供應鏈形成互補的關係。」

隨著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遭到西方抵制,全球貿易流向發生重大轉變,2023中國對美出口減20%,不再是美國第一大進口國,東南亞取代歐美成中國最大出口市場 。全球大部份發展中國家或南方國家被廉價的中國商品淹沒。

王綉雯表示,中共看到其在美國和歐盟市場遭遇貿易戰,必須轉移生產地到東南亞或全球南方國家,以規避美國或歐盟提高關稅等貿易制裁。雖然南方國家不見得馬上有能力消化中國過剩產能,但是總比產品放在倉庫折舊好。

「中共注重的不只是南方國家市場,還有其全球戰略布局,一點一點地吃下戰略要地,所以就算中國廠商賣東西去南方國家會虧本,中共還是會補貼去佔下市場和戰略位置。」

她認為,另一方面,中共注重的是「產業合作」,南方國家可以成為其長期轉口貿易的擋箭牌,若出口歐美產品能「洗產地」成功,不僅外貿,連進口高端晶片或設備,可能都透過中繼地和中繼廠商進口至大陸。中共說要內循環,結果是把南方國家當成「內」。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南方國家市場規模有限,缺乏中產階級,不太可能消化中國的廉價商品。來自中國的進口不斷增加,這些國家脆弱的經濟發展遭到破壞,可能會掏空本來就乏力的製造業。

同時,還可能引發當地反彈。今年 7 月,印尼以不公平競爭為由,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和其他商品徵收高達200%的進口關稅;幾個月前,智利對中國鋼鐵徵收反傾銷關稅,墨西哥和巴西也採取了類似措施;其它國家也在準備:泰國剛剛成立了一個新的政府機構來審查對中國進口的限制。

印度尼西亞政府正密切關注中國新的電子商務平台Temu會否進軍當地。印尼擔心Temu進入印尼市場,可能對當地中小企業及微型商家造成威脅,擾亂國內供應鏈。

歐美與中共之間貿易摩擦必將加劇

與此同時,中共近些年急速擴張的出口導向產業政策,導致歐美和中共展開貿易戰。

自1980年代末以來,由於中國國內消費長期低迷,中國經濟增長一直依賴於出口貿易,加上中共政府補貼和竊取西方知識產權及保護主義,產能過剩已成為一個長久話題。

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崩潰加劇了這種局面,在中共的產業政策引導之下,銀行向製造業發放的新增貸款急劇增加;同時當局為緩解國內就業壓力,擴大向全球市場傾銷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

之前對中國傾銷的指控往往集中在鋼鐵等單一行業。現在,中國出口涵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北京正尋求綠色技術和資訊科技,推動新一輪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

這些領域事關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的國運,美國和歐洲不能容忍,先後對中國的新三樣等產品祭出了關稅大棒。在中共無意對經濟體系做深層改革的情況下,歐美與中共之間的貿易摩擦必將加劇。#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