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專欄分析過「簡約公屋」和「蜜雪冰城」兩個貧窮風景現象。特別是「蜜雪冰城」的進場,吹響了香港「下沉市場」的號角,見證香港成為了大陸商人挖掘「下沉市場」消費潛力的城市。一年後,此趨勢有增無減,大陸平價超市「好特賣」攻入香港,有食肆推出10元壽司飯放題、10元白粥油器放題。究竟一個社會的經濟有多差,才會出現這些奇景呢?
「好特賣」主打快要過期的商品,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反映了部份消費者在經濟壓力下追求性價比的消費心態。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好特賣」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以「大牌子超低價」的策略迅速佔領大陸市場。而「好特賣」在荃灣海之戀商場和奧海城這類中產住宅區開店,更令我吃驚,「Donki」中產超市熱潮已過,取而代之的是主打單位數字售價的低價超市。
近日香港出現10元粥店放題現象,吸引大批市民排長龍,有市民向記者表示「好耐無食過粥」,外國遊客一看,會否以為是賑災活動?有熟悉飲食業人士分析,粥店推出這個優惠很可能蝕本,只是一種營銷策略,目的增加人流,再推銷其它較高利潤的食品,例如皮蛋瘦肉粥、艇仔粥等等。
另一例子是「淘寶」在尖沙咀中港城租用大樓面舖位,開設全港首間大型傢俱體驗館,提供選購傢品、度呎、設計、下單及上門安裝等一條龍服務,預計年底開業,相信會成為實惠、宜家傢俬的惡夢。「賤物鬥窮人」,為了壓低成本,針對「下沉市場」的食肆、零售店、傢俱店當然會使用廉價材料,影響質量,導致惡性競爭,甚至危害市民健康。
面對物價上升、收入停滯不前的困境,市民唯有「慳得就慳」,追求平價商品,甚至願意花費更多時間去排隊,反映出市民的無奈及生活壓力。近日的「大家樂」牛油事件,反映在北上消費潮下,仍然有很多香港人擔心平價大陸人造牛油損害健康,不會一味追求低價而忽略質素。最終,大家樂澄清說是荷蘭生產,算是劃上了句號。
香港的「下沉市場」潛力有多大?對劣質商品「需求」究竟是由商人「創造」出來,還是本來就在市場上自然存在?這是一個長久以來在經濟學、行銷學和社會學領域中討論的問題,有人認為商人並不「創造」需求,而是識別出需求後,設法滿足它並賺取利潤;亦有人認為商人是透過行銷、廣告和設計產品來「創造需求」。在香港的情況,似乎是前者居多。
無論如何,或許有一天,所有劣質商品,都可能要改名為「簡樸產品」。◇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