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建設」是60年前中共應對外部的軍事打擊、把產業撤退到隱蔽山區的備戰策略,最近這個詞突然又火了。火爆原因是中共國務院9月宣布要「引導資金、科技、勞力密集企業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等內陸腹地。同時,近期廣東等多地宣布廢止「招商引資」;社媒上,「外資的時代過去了」、「國家正在開啟備份戰略」等話題被熱議,還傳出廣東1,500家工廠將搬到四川」等消息。
有專家指,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時刻,其結果關係到未來美中經貿以及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的走向,產業內遷也是中共在為最壞的美中關係和可能的地緣衝突做長期準備。還有學者表示,中共政權已從鄧小平的和平思維轉變為當前的戰爭思維。
中共國務院宣布產業內遷 「戰略備份」被熱議
10月16日,大陸「崑崙策」網站刊登署名「木川」的題為「國家開啟備份戰略,廣東1,500家工廠將搬到四川,國運開啟第一步」的文章被熱傳。
文章觀點的源頭來源於財聯社9月25日的消息。報道稱,中共國務院宣布,將引導資金、技術、勞力密集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等。
「木川」的文章稱,在高層批覆的相關國土規劃中,四川成唯一被點名的戰略腹地,「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四川的地理環境易守難攻,全是大山,可承擔起隱蔽軍備工業的重任」。網上還有不少文章稱,在明清以及抗戰等動盪歷史時期,四川多次成人口和產業等遷徙的「戰略腹地」,是「國家戰略備份」的最佳候選地。
「木川」的文章還具體列出廣東境內將內遷的骨幹企業,包括惠州的TCL集團、聯想集團、小米科技、格力電器、長虹電子、海爾、華為等,稱共1,500家企業將開啟這場規模宏大的遷移之旅。這是廣東近40年來最為壯觀的一次產業轉移。
不過,中共官方未對廣東境內的產業內遷情況做出回應。
對於中共國務院宣布進行產業內遷的深層原因,社媒的基本觀點是「外部環境正在改變,一股新的經濟浪潮已經悄悄湧動」,「外資的時代過去了,政府明確要求沿海產業轉移到中西部」等。還有文章稱「在如今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中國必須進行新一輪的『三線建設』」。「三線建設」因此火了,成為解讀中共這輪產業內遷的關鍵詞。
研究「三線建設」的學者田啟光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中共政權已從鄧小平的和平思維轉變為當前的戰爭思維。他批評這一做法加劇國際緊張局勢,甚至帶有恐嚇性質,最終可能成為「爛尾工程」。
挑釁國際秩序遭挫 或被迫重啟「三線建設」
今年正值中共的「三線建設」60周年,中共黨媒9月11日發評論文章稱,「三線建設」是針對當時的嚴峻國際形勢,為加強戰備、建設內地工業基地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中共提到的「嚴峻國際形勢」是指1960年代初,中蘇關係破裂,1969年還爆發「珍寶島事件」,蘇聯揚言要先發制人,摧毀中共的核設施及重要工業設施等,還包括中共的反美政策,在韓戰和越戰中,出兵與美交戰帶來的美中對立等。
當時在面臨外部巨大軍事壓力下,中共擔心分布在中國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區的軍事及工業設施受到外國的軍事打擊,1964年,時任黨魁毛澤東下令將國防、重工業、軍工生產等設施搬遷到內陸,即中國的「第三線」(主要指中西部的偏遠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甘肅、陝西等省),以確保在戰爭中保持重要的工業生產能力。
這項政策的一些項目到1980年代初期還在進行,但是自中共19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後,「三線建設」逐步被廢止,同時實施了與之相反的策略:在具有出口貿易優勢的廣東等東部沿海城市大舉投資,發展經濟推動貿易出口。
經歷三四十年的發展積累,中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隨之而來的是,近年來,中共不再「韜光養晦」,在軍事和意識形態上的對外擴張開始公開化,特別是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其結果是,中共與歐美國家全面交惡,歐美對中共在經濟產業上實施脫鉤,在地緣外交上展開圍堵。
實際上,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歐美開始分階段與中國的產業鏈進行脫鉤。另一方面,中共也在推進產業內遷,同時關閉開放的大門。今年8、9月,中共多地政府宣布,廢止改革開放的標誌性政策「招商引資」優惠。9月28日,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政府宣布,廢止《汕頭市濠江區促進重點產業發展若干優惠政策》。此外還有湖南省益陽市、寧遠縣、陝西省寧陝縣、河南省焦作市、甘肅張家川縣、安徽阜南縣等城市相繼跟進。
這些跡象似乎顯示,中共當局正在廢棄改革開放政策,正在開啟所謂「內循環」發展模式。今年8月一篇「官宣!建設戰略腹地,大幕拉開了」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章稱,去年底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今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了這一點,「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研究正式納入中共政權的頂層設計之中。
文章還稱,今年初獲批並公布的「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再次明確四川在建設國家戰略腹地上具有特殊地位。
針對中共宣布產業內遷的動向,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整體上中國需要平衡內陸與沿海的差距,以及農村與城市之間差距;二是中共一直有個大戰略就是挑戰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最終取代美國的霸權目標需要縱深的戰略腹地做支持。」他說。
吳嘉隆表示,台灣在美國的亞洲戰略部署中具有關鍵地位,中共在江澤民和胡溫兩代政權期間,實現了經濟壯大。之後,習近平上台即刻開始挑戰美國,其目標之一是要拿下台灣,這必然帶來台海的軍事危機。
去年5月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向美國提交的一份方案說,如果中共軍隊真的武裝入侵台灣,美國可派出轟炸機對中國沿海城市的重要目標,如工業區、工廠、機場、港口、防空系統等進行大規模轟炸。
時政分析人士、資深媒體人石山對大紀元表示,「近一段時間習近平經常到陝西、重慶、甘肅等三線地方視察,或許是在為一場大型戰爭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最後時刻,候選人之一的特朗普曾經要求中共停止美中之間的不平等貿易,引發美中貿易戰,之後演變為歐美與中國的產業脫鉤。吳嘉隆認為,這次大選結果關係到未來美中經貿以及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走向。改善美中關係的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遵守協議」,成為負責任的大國,但中共明顯無此意願,所以美中關係難以好轉,產業內遷也是中共為最壞的美中關係和地緣衝突危機做長期準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