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推行乙型肝炎篩查計劃,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20日)在出席公開活動時解釋,現時香港大約有41萬名帶菌者,其中約有四成未曾接受過檢查,不知道自己帶有病毒。有七成帶菌者並未定期接受檢查,無法及早預防或發現肝病,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盧寵茂稱,自1988年起,香港開始為新生嬰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根據衛生署去年底發布的病毒性肝炎專題報告,35至54歲市民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率最高,達到8.4%。相較之下,35歲以下的年齡層陽性率明顯較低,其中15至24歲和25至34歲的陽性率分別為0.3%和1.5%。整體來說,本港乙型肝炎帶菌者的比例已經降至前年的5.6%,但仍有部份人對自己是帶菌者毫不知情,所以政府希望透過篩查計劃發現更多帶菌者。
盧寵茂稱,《施政報告》建議推行的乙肝篩查計劃,將針對高風險群體進行篩查和管理,例如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屬;計劃將通過基層醫療機構,例如地區康健中心和家庭醫生等,並結合策略性採購措施,為高風險人士提供資助進行篩查,計劃具體內容將很快公布。
行政會議成員、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在同一活動上表示,現時本港大部份30多歲的市民已接種乙肝疫苗,但未完全涵蓋這個年齡群和新來港居民。他指出,乙肝抗原檢查只需抽取少量血液,過程簡單,建議政府優先為有家族病史、30多歲以上或非本地出生的居民進行抗原檢測。
高永文續指,對乙肝抗原陽性者的後續監控已有標準程序,例如定期驗血、檢測胚胎蛋白、進行肝臟超聲波檢查,並持續跟進肝功能,若發現異常則需進行電腦掃瞄來確認病變,另外還有顯著有效的藥物可以進行治療。
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擴大至血脂檢查,以更全面評估及管理市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亦會針對常見癌症,以風險為本的政策,逐步推展篩查計劃,包括為高風險婦女提供乳癌篩查、研究以人工智能的方法協助肺癌篩查,以及推行乙型肝炎篩查,為高風險群組如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屬提供篩查和持續管理,從而希望及早發現肝病或肝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