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緊急出台了一攬子經濟刺激措施,試圖挽救在困境中愈陷愈深的中國經濟。據知情人透露,由於壞消息不斷湧現,到了9月下旬,情況甚至讓中共黨魁習近平感到難以忍受,所以才出現了缺乏細節和邏輯的所謂「救市政策」。
這是繼習近平在COVID-19疫情期間突然結束「清零政策」以來,又一次180度政策急轉彎。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習近平的中央集權式決策風格一次又一次地導致政策的突然轉變,造成中共政府經濟政策的不透明性和不可預測性,可能會增加在中國投資的風險。
知情人:中共出台的不是經濟刺激政策 而是去風險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接近中共決策層的官員和政府顧問的說法,中共地方政府財政瀕臨崩潰,習近平為防止即將出現的金融危機,不得不做出妥協。
中共的權力中心收到的報告顯示,中國各地的流動資金危機正在不斷惡化。特別是,財政緊張的地方政府甚至已經無法支付公務員以及國有和私人承包商工資。
這些官員和顧問表示,習近平的短期目標並不是大幅刺激需求,而是防範即將出現的金融危機。同時不偏離其一直堅持的國家(中共)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以及將中國打造成為工業和技術強國的野心。
而此前許多經濟學家建議,如果北京想推動經濟復甦,就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刺激民間經濟需求。目前,外界所期待的真正救市政策依然遙遙無期。
10月8日,中共發改委舉行了記者會,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會上沒有宣布任何具體措施,令投資者感到失望,導致隨後中國股市大幅下跌。當天的記者會也暴露出領導層堅持繼續支持高端製造業(例如電動車)的決心,即使這種以行業為中心的政策導致國內產能過剩,並加劇了與西方的貿易緊張關係。
隨後在上周六(10月12日),中共財政部舉行了記者會,提到將增發特別國債,但具體金額仍未明確。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這筆資金並非用於實施許多人期待已久的大規模財政刺激,而是用來緩解地方政府的流動性緊縮壓力,以及對國有銀行進行注資。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當局應只是指出了方向,實際上還沒有真正在實體經濟上有甚麼對策。
中共對股市注資 只是新一輪割韭菜
所謂經濟刺激措施的另一個重點是拯救中國股市,該市場已連續四年走低。中共央行正在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鼓勵券商、保險公司和上市公司利用央行或商業銀行的資金來購買股票。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對這項舉措背後的邏輯表示質疑,因為企業通常會使用自有資金而非借入資金來回購股票。
受9月底中共央行政策的提振,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上市的中資股突然飆升,中共官媒也開始吹噓,大肆渲染,烘托氛圍「趕羊入圈」。
與散戶爭相進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和香港的股市中,共有超過270家上市公司發出了股東減持股份的公告,其中中國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就達到了172家。
好景不長,中國「十一」長假後的三個交易日中,股市從短暫的暴漲,很快轉入暴跌,隨後漲跌不一,大致回到9月底的水平。這次「人造牛市」讓人們想起了2015年中國股災的慘狀,經濟學家提醒中國股民,中小散戶在牛市中也難賺到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