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團體關注拾荒者遇上車禍,提倡香港的非幹道路段加設減速壆、收窄行車線、調低車速限制到30或40公里等措施,減慢司機車速,並加強公眾教育,及配合政策令拾荒者的工種轉型。
關注拾荒群體的組織「拾平台」,及推動街道安全的組織「街道變革」指出,根據報章報道,在2019年到今年5月,與拾荒者相關的嚴重或致命車禍達15宗,當中有6宗死亡、5宗重傷、報道未描述傷勢為4宗,事發地點集中於九龍市區及新界。
另外,「拾平台」發現,去年9月至11月已有25名拾荒者曾經歷車禍,但當中有9宗沒有被跟進處理。
「街道變革」研究發現,上述意外的主要涉事車種為的士及中重型貨車。團體認為,涉及中重型車輛的車禍,是因司機視線有盲點或街道設計不完善。
另一方面,青山道及大埔道路段曾發生多宗相關車禍,團體指,青山道車速現時為時速50公里,不排除晚間或凌晨時分發生的車禍,涉及司機超速。
避遭食環署充公 手推車泊危險位置
團體在考察及同拾荒群體溝通後,認為拾荒者遇上交通意外的原因,包括需要越過馬路到行車路附近的公共空間收集紙皮、行人路太窄而要行較闊的行車路、街道兩側有的士等候區或咪錶位、行車路段有轉角彎位盲點、停泊手推車於行車路方便工作和交收、天橋或高速公路是捷徑,並因行車路附近的空間遠離市區,能避免遭食環署充公財物。
團體建議,在行人路使用率較低的空間、後巷,設立可處理回收物的地方,亦可考慮在公共街市設定一停泊手推車的空間,由街市提供的閉路電視監察,認為可使拾荒者合法、安心擺放手推車,避免被人偷去財物,另一方面,亦可以減少手推車佔用行人路和行車路。
倡改善裝置消除貨車盲點
團體又倡議政府,推動直接視野貨車設計,安裝盲點視像裝置或警報系統,並將直接視線標準,納入若干年後新登記中重型貨車的法定要求。
另外,團體指時速30公里為人體可承受車輛撞擊的極限,建議落實更多低速街區及交通緩行措施,在「內網格」街道、及人煙稠密地區的「外網格」街道,降低限速至時速30或40公里。此外在非主幹道的街區應透過設減速壆、收窄行車線、路口收窄及減速平台、收窄路口街角等措施,減慢司機車速。
團體認為,在推展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後,拾荒者會更加強其協助回收工作的角色,社區設立「友善回收空間」更有相應的需要及迫切性。此外,他們建議回收商或社福機構,可嘗試聘請拾荒者成為回收分類員,協助綜合分類回收物,令他們可以在安全的室內工場工作,減少在街道上進行回收工作時,遇上交通意外的風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