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9年的香港,學校裏經常見到各式標語,除了已經被「國安法」禁止的8個字之外,另一句經常見到的標語就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這句話是范仲淹的名言,意思是說「哪怕我的叫聲會引來殺身之禍,我也不能停止鳴叫」。

多麼聒噪的一隻鳥啊!

話說宋仁宗景佑三年,即西元1036年,范仲淹擔任首都開封市長。他在市政工作之外,還繪製了一幅「百官圖」圖解百官升遷過程,藉此批評宰相呂夷簡任人唯私。此圖一出,引起滿朝軒然大波。皇帝不堪其擾,將范仲淹從首都開封調職江西饒州。

范仲淹的支持者們炸了鍋,紛紛批評朝廷不能容人,鬧得最厲害的歐陽脩等人也被貶官。大書法家蔡襄那時是個熱血青年,為這件事寫了《四賢一不肖》詩,據說當時流行到連外國使者都要抄寫一份。「四賢」之首范仲淹是這樣的:「中朝鸞鶴何儀儀」。他是一隻美麗的神鳥,伸著長喙,站在宮廷前的紅色台階上高亢鳴叫。

「鸞鶴」是甚麼鳥呢?鸞是《山海經》中的神鳥,長得有點像野雞,羽毛有五彩花紋。鸞喜歡唱歌,聲音非常悅耳動聽,古代貴族乘坐的車上的鈴鐺稱為「鸞鈴」,就是模仿鸞的叫聲。《山海經》還寫道,鸞鳥出現,是天下安寧的象徵。

翱翔天際的丹頂鶴。(孫明國/大紀元)
翱翔天際的丹頂鶴。(孫明國/大紀元)

鶴也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神鳥,常被稱為「仙鶴」。《詩經》中有《鶴鳴》一詩,「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鶴的最大特點就是叫聲響亮,據說,鶴在水澤深處的小洲一叫,聲音能傳到八、九里外。「鶴鳴九皋」經常被用來比喻在野的賢人君子。

「中朝鸞鶴」,象徵著賢人君子在朝廷裏仗義執言,是國家的祥瑞。

在粉絲團看來,范仲淹的外形是光彩照人的,他的言辭是響亮悅耳的。不過,在歐陽脩的好朋友、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筆下,范仲淹就沒這麼光鮮亮麗了。

梅堯臣寫了一篇《靈烏賦》,對范仲淹、歐陽脩等人被貶官表示同情,但也勸他們適可而止,不要再叫喚了。大意說:鳥裏面最有靈性的,大的是鳳凰,小的就是烏鴉。烏鴉整天「啊啊」地叫,眾人都說他報凶,紛紛咒罵它。其實禍事是自然發生的,難道是因為烏鴉叫才招來的嗎?不過,你們這群烏鴉也要管好舌頭和嘴,只要吃食,不要吵鬧,這樣才不會禍及己身啊!

范仲淹以烏鴉的口吻回了一封信,也叫《靈烏賦》,說烏鴉看到對它有恩的人類面臨危險,一定要叫個不停,提醒人類當心,寧願被折斷翅膀煮成烏鴉湯,都不肯展翅飛走呢!因為我這隻小烏鴉天性如此,「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靈烏」就成了范仲淹的代號了。後來范仲淹官升得越來越高,梅堯臣對他施政頗不滿。於是,梅堯臣這次又寫了一篇《靈烏後賦》,不點名批評某隻曾到處被人趕的烏鴉精:如今主人讓它在國家的糧倉裏吃個飽,還在高樹上給它搭了個窩。那烏鴉精現在神氣十足地站在高樹上睥睨眾生呢。不過,其實它也就會指揮老鷹追小兔子,也沒甚麼大用處啊!

在正常社會,當大官的人免不了被人批評,就如范仲淹當初批評呂夷簡一樣。

正當范仲淹躊躇滿志提出他的改革方略,隨即遇到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浪,新政僅一年就壽終正寢了。在中央政府遭受挫折後,范仲淹先是去邊境整頓國防,之後來到當年諸葛亮躬耕的南陽當太守,寫下廣為傳誦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還與朋友們一起作詩贊美仙鶴。

宋代文人除了愛好養貓之外,養鶴的也為數不少,范仲淹也收到過朋友送他的一隻鶴。他在答謝朋友的詩中寫道:「雞群與處曾非辱,鵬路將翔孰謂榮。獨愛九皋嘹唳好,聲聲天地為之清。」意思是說,仙鶴與小雞一起行走也不會感到屈辱,與大鵬遨遊天際也無所謂榮耀;我最喜愛它在水澤深處高亢地鳴叫,清朗的聲音迴盪在天地之間。

范仲淹不僅是文學家和KOL,也是一個卓有政績的官員,但他認為,作為讀書人,對國家最有貢獻的還是他的言論,「儒者報國,以言為先」。

范仲淹生在最好的時代,享有他的前輩和後輩都沒有的言論空間,一邊領朝廷俸祿,一邊抨擊朝廷。而他也把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充分發揮,為天下人發聲,令一千年來的讀書人神往不已。◇

2019年9月12日,支持反送中運動的學生在皇仁書院外組成人鏈,其中兩名學生手持「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葉依帆/大紀元)
2019年9月12日,支持反送中運動的學生在皇仁書院外組成人鏈,其中兩名學生手持「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葉依帆/大紀元)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