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上載了一張社交圖片,是她帶領一眾青年及徒弟,參觀國家安全展,和中國載人火箭合照。她沒有寫其它文字內容,只有一句「參觀國家安全展覽」。
結果這張相片引起網戰,有網民攻擊她變節投敵,而前民主黨大佬李永達加入戰團辯護,相信劉慧卿為人。而卿姐事後也回應了,說自己也有向徒弟講解47人案的情況,相信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那麼,這件參觀國安展覽的新聞,該如何評價呢?
首先,網民為何會反感?因為覺得劉慧卿作為民主鬥士,不應該去參觀一個明擺著是洗腦的國安宣傳展,變相為政府宣傳。其次,有人認為,就算參觀了,也不應該貼相,就算貼相,也不應該在航天火箭前合照,因為這是官方要宣傳的中國強大元素。
辯護者則認為,參觀不等於認同,貼相也沒有說一句偏頗認同的話,再加上她事後也說有講解47人案,即是有做「清毒工作」,所以其實沒有問題。
我覺得這個爭議,其實就是一種,想像和現實的爭論。網民想像中的劉慧卿,其實就是一個想像中的鬥士符號,外界想像中的鬥士,應該是和政權徹底完整切割,而不容許有任何交集,否則便是變節。他們想像中的香港鬥士,應該要保持這種鬥爭原則,一刻不能放鬆。
但現實比想像複雜許多,她為何要參觀國安展?參觀後為何一定要出相打咭?可以有許多解讀,是不是有心人要求?是不是交差?不知道,都有可能。但我很願意給予這種可能性很大的包容空間,即是說,那怕是交差打咭,也不代表是政治變節投降,這真的只能是一種香港式生存之道。就像《明報》向專欄作家溫馨提示要小心寫稿否則隨時觸碰紅線,這句提示當然令人看得很不舒服,但如果說《明報》跪低變節投降,又有點「強人所難」。還是那句話,這是一種香港式生存之道,不完美,但可接受。
或許大家想像中的「香港式鬥士」,應該參觀國安展後,橫眉冷對,怒豎中指,直斥其非,否則便是屈從跪低。
但,「勇敢」和「抗爭」,在不同時代背景有不同的演繹。在舊香港時代,勇敢可能是大鬧特首和佔領街道,但在新香港,有時你留下來,已經是一種勇敢;沒有口出「媚言」,已經是一種扺抗。沒有接受聖上奉賞,已經是一種堅持。或許大家耳有所聞,不少有良心的香港人,可能都活在被軟禁監視的狀態,有自由但沒有隨意出入的自由。他們默不作聲留在香港,這個動作,其實也是一種抗爭。
當然,你可以對他們有更高的要求,你可以對他們有更大的想像,但我還是奉勸一句﹕對「敵人」的定義,宜緊不宜鬆。不要太輕易就覺得對方的行為落入了敵人的定義範圍。◇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