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而言,這是通過債務尋求致富的經歷。債務能讓你擁有想要但無力承擔的東西,雖然這樣做是有代價的,但你認為自己能夠應對。然而,一旦這種輕鬆獲得金錢的方式變成了習慣,像大多數壞習慣一樣,就難以改掉。
即使你憑借超凡的自控力不再增加債務,但舊債的成本依然巨大(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無論你如何努力工作,你希望獲得的財富還是會消失。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知道債務是危險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將其視為必要。我們貸款買樓、買車,有些人甚至負債購買金錢無法買到的東西,比如聲望、地位或自我價值。
雖然有時看起來並非如此,但債務幾乎從來都不是必要的,有時候,如果你處於正確的位置,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債務可能有用,但不要自欺欺人:債務始終是危險的。
我犯的第一個債務錯誤
我在30歲那年第一次嚴重負債。我和妻子在華盛頓特區租了一間公寓,女房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令人心動的機會:我們可以以六萬美元的價格買下這套公寓,而且不用付首付,每月只需比目前的房租多付100美元,我們就可以支付按揭,聽起來很划算,所以我們欣然接受。
我們用的是負攤銷按揭(negatively amortizing mortgage),期限為三年,利率為11%。這意味著,每三年我們要支付19,800美元的還債額,以及另外3,000美元的過戶費。
(甚麼是負攤銷按揭?當按揭還款額不足以支付利息時,就會出現負攤銷,利息將添加到所欠按揭的本金中。這意味著,一些房主可能越還債越多。續按揭時,他們才可能發現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由於我們每月只需支付550美元,並沒有意識到究竟是怎麼回事,我當時太蠢了,甚至沒有問自己:「這筆債務的成本是多少?」
我試著找另一家銀行幫我擺脫這個騙局,但沒有一家願意接手。我們簽署的按揭沒有得到政府(房地美/房利美)的背書,這意味著沒有其它銀行會介入。
這就像夢中的漏沙,我們金色的公寓只不過是愚人的黃金。
而我們就是那些愚人。直到多年後,當我有錢還清按揭時,才得以擺脫這筆債務。即使算上那套公寓的租金(此房後來出租),這筆交易也讓我多花了三萬美元,而我卻一無所獲。
我學到了,銀行讓你輕鬆借到錢,並不是因為你是個值得借款的好人,如果你能在信用不佳的情況下獲得貸款(就像我們當時的情況一樣),通常會有一個陷阱。這件事還教會我總是問關於債務的兩個關鍵問題:「要花多少錢?」和「我能負擔得起嗎?」
正如我所說,債務幾乎從來都不是必要的,而且總是很危險。
當我說債務幾乎不必要的時候,我的意思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例外是,有一天你不得不借錢來支付親人的贖金。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出在哪種情況下債務是必要的。在任何情況下,從房子到汽車到任何你覺得需要的東西,總有法辦可以得到而不必負債。
舉例說明債務的危險性
假設你和大多數美國人(或加拿大人)一樣,有使用信用卡購物的習慣。一段時間之後,你發現你的債務已累積到3萬美元,你決定每月拿出400美元用來償還,要花多長時間、還多少錢呢?
答案會讓你大吃一驚,需要10年才能還清信用卡債務,還款總額為47,428美元,其中13,278美元是利息。
或者我們以一棟50萬美元的房子為例,貸款40萬美元(首付20%),利率為6.5%,期限為30年。按揭為每月2,528美元,你可以負擔得起,包括利息在內,這套房子到底要花多少錢呢?你最終會為該房支付910,178美元,你支付的利息多於本金。(對加拿大人來說,標準25年的按揭,每月還款額為2,700美元,你最終會為這棟房子支付810,249美元,是原價的兩倍多)。
商業界(銀行家和製造商)不希望你懼怕債務,政府也不會,這些機構希望你喜歡背上債務,他們想讓你借債,他們希望人們負債,因為這對他們有利。
當你申請按揭買樓、簽訂汽車租賃合同、或使用信用卡支付生活開銷時,商業界就會獲利,製造商從你可能需要或不需要的產品中獲利,而銀行則從你的債務中獲利。
債務就像癌症,它潛伏在內部。當你關注其它看似更重要的事情時,它會蠶食你的財富,然後有一天,它爆發了,你開始發燒,去看醫生,醫生給你開刀,卻發現你的體內(財務狀況)一團糟,然後醫生幫你縫合傷口,轉身離去。
減少債務的做法
除了我稍後提到的兩個例外,你應該儘量在生活中避免債務,如果你用心去做,幾乎總是有辦法在不負債的情況下獲得你所需要的東西。
在某些情況下,策略性地借貸是合理的,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應該避免的事項。
除非你能負擔得起,否則不要租你想要的豪車,購買你負擔得起的經濟型汽車,開寶馬或平治所帶來的自我滿足感不會持續太久,但每月賬單會持續影響你。
這種情況也適用於所有不增值的資產,也就是你購買的價值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的東西。
不要用信用卡消費。只保留一張信用卡用於租車,用扣賬卡購買服裝和日用品。如果你的銀行賬戶裏餘額不足以用扣賬卡購物,那就不要買,如果你的銀行存款不足以購買某樣東西,這表示你買不起。
我的規則有兩個例外,其中之一是房屋貸款,但前提是你購買的房屋價格不高(因此每年可能升值4%或更多),而且你能獲得較低的貸款利率。這並不總是可行的,但如果無法實現,就表示樓市過熱,銀行利率異常抬高,最終的結果是,在這種情況下買樓,會讓你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窮。信不信由你,有時候租房比買樓便宜。
如果你想要快速知道甚麼時候買樓、甚麼時候租房合適,請用這個公式:永遠不要花超過你每月租金100倍的錢購房。比如:房子售價40萬美元,如果租房中介能以每月4,500美元的價格租出去,4,500美元x100=45萬美元,很好,你可以買樓,但如果只能以3,000美元的價格出租,那就別買樓,而是租房。
另一個例外是利用債務槓桿來增加你的財富積累。但是,除非你是非常老練的投資者,否則只用一種方式參與這個遊戲。我堅信通過出租房來累積財富,使之成為第二收入來源,先購買獨立屋,然後是小型公寓,最終是大型公寓,如果你知道如何參與這個遊戲,就可以利用債務槓桿大幅提高投資回報率。
房地產的歷史升值率約為4%。如果以20%的首付購房,最終可獲得8%至12%的淨回報。(不是16%,因為還有管理成本。)在一段時間內,4%和8%之間的差異非常大。這就是為甚麼我用借債(按揭)來資助我的租賃房地產投資組合。但這只有在你以合理的價格買樓(參閱上文的100倍月租規則)以及你的利率不會吞噬利潤的情況下,才會奏效。
除了這兩個例外,你會發現積累財富——不管你一開始有多少錢,或者收入有多高,積累財富會變得更容易、更確定。
最終,如果你像我一樣,會非常享受無債一身輕的感覺,以至於你可能會放棄第一個例外,把按揭也付清。
付清了我之前提到的那筆可怕的、吞噬財富的公寓貸款,感覺就像從監獄裏放出來一樣。後來,當我賺取的收入超過基本需求後,我開始加速付清按揭,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想體驗一下完全沒有債務的感覺,感覺相當不錯。
三十年後,我唯一的債務(而且是在公司層面上)是買投資房的按揭,而我唯一使用的信用卡是美國運通卡,因為我必須在每個月底還清。
除了上述兩個例外,沒有必要負債,昂貴且危險。◇(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