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結束後發布的公報,給未來發展方向定調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但其許多目標相互矛盾,預估未來的政策實施將充滿波折。中共官員公開承認,新政策面臨「複雜而尖銳」的矛盾。有專家直言,中國的經濟改革時代已告終。 星期五(7月19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負責介紹這次三中全會的概況、主題和文件起草情況等。
作為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會議通過的「決定」,將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定為所謂「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唐方裕在介紹這項「成果」時稱,「推進中國特色現代化面臨許多複雜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克服多重困難和阻礙。」他還承認,越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是複雜尖銳」。
專家:經濟改革告終
雖然官方發布的公報長篇大論地吹捧當局所謂「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績」,並宣稱要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並拋出了「社會主義市場機制」、「高質量發展」等等宣傳口號,但海外分析人士則普遍認為,這份公報基本仍是老調重彈,流於宣傳性口號而沒有針對中國當前遭遇的各大經濟困境提出具體對策,其提出的許多目標在本質上還存在矛盾性,再加上中共當局過去常常採取的實際行動與其宣傳的亮眼口號背道而馳,中國經濟改革時代恐已告終。
美國之音的報道表示,中共的政策中,諸如提高製造業附加價值與增強社會保障,放寬土地使用和改善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等政策相互的矛盾存在已久。在中國經濟面臨低迷的房地產市場、通縮風險、外國提高關稅、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等多重挑戰的當下,作出選擇已迫在眉睫。但三中全會發布的初步聲明,大量延續了現有政策,令一些經濟學家感到失望。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就直言:「真的沒有任何方向上的變化,沒有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沒有一句提到市場力量的作用,甚麼都沒有。」
澳洲蒙納士大學商學院教授史鶴凌也表示,對於如何提振中國消費者信心、應對外資出逃等外部挑戰,或揭示經濟新思路等方面,公報中並沒有提出具體對策,彷彿撰稿者已「躺平」。
他說:「把這份公報拿到5年前也是適合的,就是說,它根本沒有(針對)中國現在面對的經濟問題,做宏觀經濟方面的調整,而是像篇哲學文章,基本上就是,老生常談。」
史鶴凌表示,當局雖然喊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願景,實質內容卻很空洞,對這個概念未作出任何可受公評的具體定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