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升中派位放榜,三個小六男生的訪問片瘋傳網絡,今日就連台灣新聞媒體也有報道。站在中間受訪的男生侃談讀書心得,自言禮拜一至五都上補習班,此言一出,馬上令站在後頭的同學O嘴,其表情令網民捧腹大笑。本來是人肉布景板的他,反而比主角更搶鏡了——人生就是這樣。

更滑稽的是,今天該校校長受訪,居然煞有介事為小男孩的天真無邪表情解畫,宣稱已跟他們談過,指三人「彼此認識,關係很好」,後面的同學之所以在鏡頭前O嘴,是因為他「之前沒聽過他日日去補習」,所以才不禁面露驚訝。

這種解釋當然是畫蛇添足,甚至是對童真的褻瀆。校長似乎忘了,O嘴君其實O了兩次嘴,第二次,他的嘴巴是在同學說了「辛苦就談不上,因為我覺得讀書是我的本份」這「金句」後才狠狠張大的。這次O嘴又當怎麼解畫呢?

受訪的小男生大概思想早熟,或今天教育已跟我當年大異其趣,才會導致他用字遣詞這麼工整,就像一套熨燙得一絲不苟的校服。回想我十二歲時(小學畢業的年紀),依然懵懵懂懂民智未開,決無可能頭頭是道講出自己的「本份」。

十多歲的小孩子該視甚麼為「本份」,其實是值得大人好好思考的問題。若你問十二歲的我,我應該只會答「最緊要好玩」——甚至於到了今天,我也許亦沒有更好的答案。

記得小五小六那兩年,我也不免要硬著頭皮為「學能測驗」做操練,但也只限於在課堂上做,放學後並無補習。那時候我最喜歡看課外書,尤其是科學家傳記,至今依然記得那個愛因斯坦和指南針的小故事。

愛因斯坦三歲之前都幾乎不說話,父母還擔心他智力發展遲緩。五歲那年愛因斯坦臥病在床,爸爸買了一枚指南針當作玩具,逗他高興。愛因斯坦果然很感興趣,不停搖晃扭動,希望令指針改變方向,結果當然徒勞無功。愛因斯坦覺得非常好奇。

牽引這枚指南針的無形力量,就這樣啟導了愛因斯坦的人生。指南針向他證明了:宇宙間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力量,藏在萬物背後,無時無刻影響它們。正是這份五歲時獲贈的「玩具」,帶領愛因斯坦走上科學探索之路,他坦言:「我沒甚麼特殊天賦,我只是充滿好奇心。」

如果學習是知識的開始,那麼好奇就是一切學習的開始。一個人小時缺乏對宇宙的好奇,長大後心靈磨鈍了,就更難對新事物發生興趣,學習便很容易淪為苦差了。若說小孩真有甚麼「本份」的話,我覺得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力培養自己的好奇心。◇(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馮睎乾,作家,在多家媒體任專欄作家。

www.patreon.com/sefirot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