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早前進行「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2024」,了解子女已經離港的「留港長者」的情況。調查發現雖然留港長者的幸福感較去年同類調查有所上升,但是有63.0%長者的社交孤立屬「高風險」,機構呼籲社會多加注意及提供適當支援。
基督教服務處於去年8月至今年5月進行「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2024」,由社工以面談形式訪問135名55歲或以上的留港長者。調查發現43.2%留港長者已沒有子女在港,不過在世界衞生組纖「WHO-5」幸福指數方面,幸福感較好的留港長者人數由去年調查的21.9%上升超過一倍至56.3%。
機構表示,留港長者雖較去年幸福,但調查發現有45.9%長者為「獨居」,孤立情況日趨普遍。社交孤立屬高風險的留港長者由去年的79.5%下降至63.0%,有抑鬱傾向的留港長者則由去年的69.9%減少至49.6%,兩者數字下跌後仍屬偏高。另外,26.7%長者表示生活重心在子女移民後有所轉變,涉及「情緒」、「生活模式」及「角色轉變」。當中有長者表示「擔心沒有依靠,連談心的朋友都移民」,亦有人指「沒有人陪飲茶,沒有人陪做義工」及「不捨得孫子們」。
另外,調查亦發現,「與移民子女聯絡頻率」對留港長者有關鍵影響,其中每星期最少與移民子女聯絡一次的長者普遍有較佳的幸福感、抑鬱情況及社交情況。然而,他們主要依賴視像通訊與子女聯絡,但有49.6%長者未能完全自行使用智能電話或沒有智能電話,令聯繫遠方子女更為困難。
根據調查,留港長者最需要的首五項服務為「參加中心活動」、「義工慰問及探訪」、「培養興趣」、「智能科技運用」及「家居維修」。服務處於去年8月開展「社區好幫手—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提供各類活動及上門服務,至今服務近1,400人次。調查顯示計劃有顯著成效,54.0%有抑鬱傾向的留港長者在參與計劃後轉為「抑鬱傾向並不明顯」;66.7%幸福感較差的留港長者在參與計劃後轉為幸福感較好。
今年76歲的楊女士(Betty),其兩名女兒分別於早年及2019年移民外國。她曾於2021年到外國與女兒生活約半年,最終還是選擇回港定居。楊女士表示,自己在外國沒有朋友網絡,亦欠缺生活樂趣。回到香港後,情緒仍然低落,確診抑鬱症。後來她參加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社區好幫手—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認識許多同路人,恢復社交生活,更參與義工活動,回饋社會之餘,亦找回自我價值。如今,楊女士情緒得以疏導,更介紹朋友參與計劃,鼓勵更多同路人在有需要時尋求支援。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暉傲創主任林漢煒表示,在傳統家庭觀念之下,長者會在家庭系統中找到自我價值及身份認同,例如照顧子孫、聯繫親人等,但子女移民後,他們失去生活重心及角色,亦不欲與他人分享子女移民及表露情感。在大時大節時容易想起往事,可能出現抑鬱情緒,加重孤獨感。
機構建議留港長者可參與與同路人活動,彼此分擔子女移民後的情緒,並學習將生活重心投放在自己身上,重建新的身份及角色。只外,親友及社區人士可多加覺察長者情緒外顯行為,例如不再參與恆常喜好活動、反映失眠問題、出現哭泣等,儘早陪同他們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機構亦建議社福界可建構留港長者服務平台,例如增設專屬小組及活動,建立長者的安全感。
計劃社工岑詠恩表示,相較於普遍長者所需的照顧服務,留港長者更需要情緒支援,以適應子女移民所帶來的角色轉變。許多留港長者仍然有心有力,只要獲得適當協助,他們都能發揮所長,活出精彩的第二人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