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有則國際新聞當時很引人注目,拿破崙戰爭的最後一役滑鐵盧之戰的四位主角,其在世的後裔重聚滑鐵盧戰役紀念碑獅子崗,紀念滑鐵盧戰役204周年,四位當年主角的後裔雙手相疊在一起以此象徵性地表示歷史大和解。
在1792年至1815年法國與歐洲列強組成的反法同盟展開了長達25年的世界爭霸戰爭,前13年與反法同盟對仗的是誕生於法國大革命的法蘭西共和國,稱為「法國大革命戰爭」,後12年由已經稱帝的拿破崙波拿巴領導的法蘭西帝國與反法同盟的戰爭,史稱「拿破崙戰爭」。這25年戰爭將當時歐洲幾乎所有強國都捲入進去,戰爭甚至擴展到非洲和美洲,為新舊大陸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是後來20世紀兩場世界大戰的預演,也可稱為「前世界大戰」。
滑鐵盧戰役是這25年前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役。滑鐵盧(waterloo)在中古荷蘭語是水邊森林,即沼澤地的意思,當時只是一個人口1,500多人的小市鎮,因滑鐵盧一戰成為舉世皆知的歷史名城,連香港九龍一條主幹道也取名Waterloo Road,粵語音譯為窩打老道。
一代英雄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最後以悲劇落幕。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被反法聯軍流放到大西洋的孤島聖海倫娜,寂寞辭世。最後的結局是英國取代了法國成為歐洲的霸主。記得我參觀滑鐵盧古戰場時,遊客的留言最惹人注目的是這樣一句:若此戰拿破崙勝,反法同盟敗,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國際語言可能是法語而非英語。
當年參與此戰的主角一方是拿破崙率領的法軍,一方是英國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統領的反法同盟軍隊。親歷此戰的反法同盟軍的要人中還有荷蘭聯合王國的國王威廉一世的兒子奧蘭治親王,他在滑鐵盧中彈落馬受傷。滑鐵盧紀念碑獅子崗就是他落馬處,崗上的巨大獅子銅像傳說是使用戰敗的法軍銅砲融化鑄造。
握手言和的四人就是這四位歷史人物的後裔。他們分別是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Dutch King Willem-Alexander),他是當年參戰的荷蘭聯合王國奧蘭治親王的後人;威靈頓公爵亞瑟韋爾斯利(Arthur Wellesley, Marquis of Douro),他是當年抗法聯軍統帥英國威靈頓公爵的後人,現為第九代威靈頓公爵;尼古拉斯王子(Nikolaus Furst Blucher von Wahlstatt),抗法聯軍另一位統帥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的後人。
四位後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拿破崙的後人拿破崙王子讓-克里斯托夫拿破崙(Jean-Christophe Napoléon)。他不是拿破崙的直系後裔,是拿破崙最小的弟弟威斯特法倫國王熱羅姆波拿巴的後人,熱羅姆波拿巴也追隨其兄參加了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立下戰功後曾被封為法蘭西帝國元帥。因為法蘭西皇帝拿破崙的兒子拿破崙二世21歲英年病逝,沒有子女,也就沒有後人,因此他現是波拿巴家族的掌門人,正式頭銜是拿破崙八世。他長得高大英俊,儀表不凡,現在法國巴黎從事金融工作。有趣的是,他母親貝阿特麗斯公主是歐洲波旁王朝一個旁枝的後裔,因此他與歐洲很多王族都是親戚,甚至包括法王路易十四的後人等。
這則新聞充滿戲劇性,將200年前一宗轟轟烈烈的歷史大事件及其主角們與當代活生生的人聯繫起來。而這種聯繫還不是抽象的,象徵性的,而是真正血脈之裔的聯繫。從滑鐵盧之戰到今兩百年時間,歐洲經歷了多少戰亂、革命、政治動盪和改朝換代,而滑鐵盧之戰的四巨頭竟然還會有子孫延續著家族的傳統和頭銜,對於中國人來說,真是難以想像。因為在中國,兩百年的漫長歲月,幾經朝代和政權的更替,「舊時王謝堂前燕」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的權力鬥爭和改朝換代往往腥風血雨,殘酷至絕,新朝對前朝通常是趕盡殺絕,斬草除根,不留活口。前朝的王孫權貴不消兩百年早已灰飛煙滅,不見蹤跡,哪會有後人綿延不絕?哪還有後人握手言和?顯見歐洲近代的政治權力鬥爭雖然也不乏殘酷無情,但相比起中國的權力場,無論如何還是文明很多。在滑鐵盧戰役四巨頭後人大和解這則新聞的背後不但傳達出歐洲人對歷史的溫情和敬意,也顯示了歐洲文明的高度。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這四巨頭後人大和解的這一天也是拿破崙逝世198年的祭日。我想是特意的,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相逢一笑泯恩仇,以此紀念這場戰役失敗一方的悲劇英雄,更能顯示和解的高度和深意。當年打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的兩方主帥後人握手言和,還特別紀念敗方的領袖,這種胸襟既有中古歐洲貴族英雄惺惺相惜的騎士精神,也能體現現代人類反省歷史教訓,願意消弭歷史仇恨,共建地球家園這種普世情懷。
這個和解的戲劇性姿態也對我們中國人有啟示作用,讓我們思考,對於歷史上國家民族之間的的戰爭仇殺,今天的人類是應該記取歷史教訓,避免再發生國家間的侵略戰爭和民族之間的仇殺,還是對歷史上的恩怨仇恨永世不忘,以至冤冤相報,永遠走不出仇殺的黑暗深淵。
我們中國人有歷史記憶,但沒有歷史教訓。比如文革的歷史記憶還未消退,又開始懷戀文革,歌頌文革的禍首,再玩弄起文革的整人手法。而且,我們的歷史記憶,是選擇性的,是一種前現代的落後部落打冤家一樣的仇恨記憶,是選擇性地歷史記仇。中日之間在80年前曾有一場戰爭,日本是發起侵略的一方。80年過去,世界格局早已天翻地覆,但有些中國人仍然耿耿於懷,一再煽動對日本和日本人的仇恨,唯一理由是80年前日本曾侵略過中國殺害過中國人。近日還屢屢發生中國人仇日挑釁事件。
中日之間的戰爭,若說哪一方是記取了歷史教訓。我認為是日本。確實日本曾經侵華,給中國人帶來苦難,但那是已近80年的歷史,而且日本早已不是當年發動戰爭的那個軍國主義國家,日本國民在戰敗後,銘刻歷史教訓,全民脫胎換骨,徹底拋棄軍國主議,已將日本建成舉世公認文明度很高的民主國家。日本人在全球人民心中的好感度非常高,遠超過有三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中國人在國外旅遊,如果被誤認為是日本人,那恭喜你,說明你的行為舉止被認為非常文明禮貌。可惜很多中國人眼盲,只記得80年前的日本,看不到80年日本和世界的變化,也是很可悲的。◇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