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塑膠分裂成的微粒逐漸在布滿地球,包括天空、珠穆朗瑪峰山頂、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深處等,甚至人體內都含有大量塑膠微粒,而這些東西不僅破壞環境,還對人體產生強烈的不良作用。

長度或直徑小於5毫米(mm)的塑膠顆粒和納米級的塑膠,被統稱為「塑膠微粒或微塑膠」,這種塑膠微粒已經污染到考古遺蹟、天空的雲朵、海水,甚至到人類的飲用水、食物中,且這些物質最終進入並累積到人體內部。

塑膠微粒主要來自於生活中可見的塑膠相關產品,包括護膚用品、3C產品和服裝中的合成纖維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塑膠微粒不僅會吸附一些有毒的重金屬或析出有害化學物質,會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而那些100納米(nm)以下的塑膠微粒幾乎可以到達人體所有的器官。

今年5月15日發表在《毒理學科學》雜誌上的一個研究報告,引來300多家媒體和社交媒體的轉載報道,且研究成果的影響力和評分,在此類似的研究中排名前5%。該研究由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主導,他們對23名男性人類和47隻公狗進行了生殖方面的研究,發現其睪丸內有12種塑膠微粒,且數量驚人。

這23名男子的年齡在16歲到88歲之間,採集的樣本從2016年保存到現在。他們發現,人類男性睪丸中的塑膠微粒含量與年齡成正比,年齡越高,含量越多,這說明塑膠微粒的含量隨時間而累積。

經他們計算,狗的平均塑膠微粒總量為122.63 µg/g,而人體內的平均塑膠微粒總量為328.44 µg/g。這顯示人類睪丸中的微塑膠總量,要比狗組織中的微塑膠總量高出近3倍,且人類睪丸內存在的PE、PVC、ABS、PC等塑膠微粒濃度相當的高。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塑膠微粒濃度的差距可能與生活方式、飲食和生存環境等因素有關,因為人類接觸到塑膠種類和物品都要比狗來的多。

這次人體檢測到的塑膠微粒要遠高於2023年11月對人體血液的研究,因為人體血液中的塑膠微粒濃度僅為每毫升幾十微克(µg),這讓研究人員感到震驚。

塑膠不只改變生活 也改變人體

南韓在2023年5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塑膠微粒可以影響人體的消化、呼吸、內分泌、生殖、免疫(發生不正常發炎)等系統,同時干擾人體的荷爾蒙產生、釋放代謝等。

另外,現代男性的睪丸發育不全症候群(TDS)的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該疾病會出現尿道下裂、隱睪、睪丸生殖細胞癌。TDS被確認與鄰苯二甲酸鹽、農藥和重金屬有關,因為它們被歸類為內分泌干擾物(EDC)的污染物。

過去,曾經有科學家對5名人類睪丸和30個精液樣本進行小規模研究,結果發現了塑膠微粒,引發了人們對其在男性生殖系統中潛在累積的擔憂。一些動物研究報告表示,塑膠微粒會減少睪丸的精子數量,並導致動物出現荷爾蒙失調和異常情況。

《人類生殖最新研究》(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雜誌2022年11月的一項研究匯總了53個國家的男性數據,發現1973年至2018年間,全球平均精子數量驟降了51.6%,這對於人類的繁衍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2022年一項研究指出人類血液樣本顯示,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的塑膠微粒濃度為1.6 µg,而最高為12 µg。人類胎盤(含胎兒)在8個月大時,其塑膠微粒濃度範圍為6.5至790 µg/g,平均值為126.8 µg/g。 

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發現,人和狗的睪丸主要殘留的塑膠是聚乙烯(PE),該塑膠是人類最常使用的塑膠之一。此外,還觀察到聚氯乙烯(PVC)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特定塑膠聚合物。

儘管取得了塑膠微粒對人體影響的進展,但關於塑膠微粒在人體的濃度,及多少濃度會影響人體的生殖健康,仍需要大量研究才能確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更加明確的方式證明,塑膠微粒對精子的數量和質量產生直接性影響。 

大學藥學院的教授馬修·坎彭(Matthew Campen)因發現人類胎盤中的塑膠微粒濃度驚人,於是受到啟發決定進行這個計劃。他認為這些東西正在影響生物的生殖能力,於是與該校的約翰·于(John Yu)博士開啟了這項研究調查。

主要作者約翰·于對英國《每日電訊》表示, 「一開始,我懷疑塑膠微粒,是否可以滲透生殖系統。不過當我收到狗的檢驗結果時,我感到很驚訝,而我收到人類的結果時,卻更加的驚訝。」

他解釋說,「PVC塑膠的存在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它會釋放出許多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的化學物質,使睪丸無法正常產生精子。」

如何減少塑膠微粒的攝取

美國加州的胃腸病學家索拉布·塞蒂(Saurabh Sethi)博士曾對塑膠製的瓶裝水發出警告。他表示,「美國銷售的塑膠瓶裝水,每瓶平均有24萬個塑膠微粒,而這些微粒會滯留在體內,並與癌症和不孕症有高度相關,應避免使用塑膠瓶裝水。」

他還說,在炎熱的天氣裏用塑膠瓶喝水是最有害的,因為高溫和熱量會導致更多的塑膠微粒被釋放到瓶中。有化學專家建議人們改喝過濾的自來水和使用其它材質的杯子,因為自來水的塑膠微粒含量,要遠低於瓶裝水。

棲息能量(Perch Energy)網站還列出幾樣減少攝取或接觸塑膠微粒的方法。包括選擇穿著純棉、絲、羊毛、麻和其它的天然纖維製品,以減少使用合成纖維的衣物,也可以透過減少洗衣時的用水和洗衣液的量達到減少塑膠微粒的產生。另外,可以用自然風乾代替烘衣機、減少購買新衣服或使用無塑膠化妝品等方式減少塑膠微粒攝取和產生。

他們還建議減少食用貝類、軟件動物、蝦、龍蝦、螃蟹和生蠔等這類食物,原因是進入海洋的塑膠微粒最容易被這些底棲的物種攝取。另外,他們建議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塑膠食品,即使塑膠容器上貼有「微波爐安全」標籤的情況也是如此,因為塑膠容器在加熱時會溶解出塑膠等有毒物質。

最後,他們建議最好每周一次定期除塵和吸塵,以減少人體吸入更多的塑膠微粒,因為家庭周圍39%的灰塵顆粒都是由這些物質組成,而地板應避免使用塑膠材質的地毯,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吸入大量的塑膠微粒。@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