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歲的女童前一陣子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狀,後來因為四肢出現紫斑,就醫後經醫生診斷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IMD),隨即入住加護病房,住院當日即出現痙攣和意識改變的情況;所幸及時進行治療,得以恢復健康。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黃玉成表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可能引發嚴重的後遺症,包括智力受損、截肢等,更有近70%兒童有學習障礙,家長一定要重視和做好預防工作。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3難」特點
黃玉成指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導致的疾病,此疾病具備「3難」的特點。
1.難以防備
每10~20人就有1人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無症狀帶菌者,且時間可以長達數月,傳染方法是飛沫與密切接觸傳播,其中家庭密切接觸者的罹患率相較一般人高達500~800倍。
容易感染的3大高危險族群包括0~2歲嬰幼兒、2~6歲面臨學校群聚的幼童和青少年;澳洲在1999年~2015年進行的研究顯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確診高峰落在3~6個月大、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的嬰幼兒。
2.難以診斷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容易導致延遲就醫、延遲診斷; 而且感染後病情惡化快速,24小時內恐併發譫妄、意識不清、癲癇等病症,甚至一天之內就有可能造成天人永隔。
3.難以挽回
如果患者未進行治療,致死率高達50%;即使在第一時間就醫治療,仍有20%的機率會留下後遺症。
此外,研究統計發現,60%以上曾經罹患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兒童,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PTSD),而病童媽媽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則提高4倍,所以不只是造成病童生理上的殘疾和智力損傷,在治療和復健的過程,也會在病童和照護者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悲痛記憶。
共同落實「3不3要」勿讓憾事發生
黃玉成說,現今少子化的社會,每個孩子都是珍寶,面對孩子突然罹患侵襲性腦脊髓膜炎,以及幼兒園其他兒童感染的潛在風險,是所有父母要承受的壓力;如果父母能有及早預防的觀念和行動,或許孩子和家人就有機會免受煎熬與折磨。◇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