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家統計局周五(5月17日)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3.1%,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3.7%,而工業產值增長6.7%,高於預期。專家分析,中國消費失去動力,產能過剩,經濟不平衡不斷加劇。
中國消費失去動力 市場持續疲弱
今年以來,中國以出口為驅動力的製造業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動力,而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則拖累了國內需求。4月份出口恢復增長,但消費價格依然低迷。信貸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萎縮,凸顯了市場的疲弱。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大中華區經濟主管拉里‧胡(Larry Hu)表示,「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國正在經歷雙軌復甦。」他說,喜憂參半的數據可能會刺激當局加強對邊緣利潤的支持,但不會導致任何重大轉變。
數據公布後,中國股市應聲下跌。在岸基準滬深300指數下跌0.3%,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0.1%。
中國房地產業深度萎縮 經濟不平衡加劇
周五公布的其它數據也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兩極分化。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4.2%,與之前的數據相比略有放緩。但房地產開發投資驟降9.8%。
國家統計局表示,未來面臨的外部環境挑戰「日益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並呼籲當局儘早實施現有的宏觀經濟政策。
消費增長乏力可能促使中共當局推動企業和家庭升級機器和家電的計劃。從上月底開始,當局在各城市推出鼓勵消費的政策,包括提供有限的購車補貼。
房地產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Bruce Pang)說:「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的效果尚未顯現」,總體而言,消費者的期望值還沒有出現轉機。
汽車銷售是拖累消費的最大因素之一,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創下近兩年來單月最大降幅。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正在進行價格戰,這可能會促使消費者推遲購車計劃。
服裝、鞋帽和紡織品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這是自2022年底以來的首次月度萎縮。
中國產能過剩 衝擊海外市場
從周五開始,中共當局將發售價值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80億美元)的超長期特別主權債券。此外,中共當局正在醞釀一項由地方政府來收購數百萬套未售出房屋的計劃,以減少庫存。
「在國內,房地產仍然是最薄弱的一環」,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說,「顯然,政治領導層要通過消化庫存來解決問題。但這些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家庭的購房慾望仍是個問題。」
其它風險依然存在。中共對中國清潔能源行業的扶植政策導致產能過剩,大量廉價的中國商品傾銷到海外市場,衝擊當地的企業和工人的就業,引發了歐美國家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
美國拜登政府周二(5月14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180億美元的產品加徵關稅,其中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升至100%。
除電動車外,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關稅從7.5%升至25%;太陽能電池從25%升至50%;注射器和針頭從0提高至50%。
(本文參考了彭博社的報道)#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