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語的聾人與使用口語的健聽人對話時,常依賴手語翻譯員在場協助,特別在醫院、學校、法庭和警署等。近年本港曾經有聾人機構指,傳譯員誤譯聾人證供,法官因而基於錯譯的證供判案。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建議,香港傚法外地,設完善的質素驗證制度,提高手語翻譯水平。

現時社會服務聯會設立的手語翻譯員名單只有55人。中大手語翻譯調查項目調查員陳意軒指,不少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招聘手語翻譯員時,要求申請人必須在名單上,然而名單只注重翻譯工作時數,要求申請者須證明過往兩年,曾從事手語翻譯工作超過200小時,並不代表其翻譯質素經過檢定,更沒有驗證渠道。

但同時,歐美地區已有手語翻譯的大學本科課程培訓,並有學者專門研究,定期在學術期刊出版論著;東亞地區如台灣、日本及南韓也設有手語翻譯水平考核,從業員建立手語翻譯協會,舉辦培訓和社區推廣活動。

聾人:許多翻譯員水準欠佳

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在3月至4月,以網上問卷成功收集185名手語翻譯員的回應,顯示受訪翻譯員中逾七成曾以義務方式提供服務,另外29%及24%分別以兼職或自僱形式工作,全職工作的不足一成。中心認為,此反映手語翻譯在香港仍未系統化和專業化。

手語翻譯服務使用者、聾翻譯員潘頌詩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依賴手語翻譯服務,卻曾遇上許多翻譯水準欠佳的手語翻譯員,例如未能把涉及專業用語的內容詳細準確地譯出,甚至沒經她同意便加上自己的個人意見。

她說,很多翻譯員都是以義務性質工作,他們的服務未如理想亦能理解,現時各聾人社會福利組織和政府部門招聘時,或自設獨立考核,但內容和標準都大相逕庭。她建議,最好能設立一套全港性的手語翻譯水平認證。

香港未有專業協會指導

調查亦反映,46%受訪者從事手語翻譯不足5年;近一半受訪者表示剛開展其手語翻譯職涯,並有近七成人表示,現時迫切需要更多適合自己的翻譯培訓課程。

受訪者最經常提供手語翻譯服務的場合包括醫療求診、教育學術、社會福利事務、藝文及體育和電視直播等。

被問到在翻譯工作遇上困難時會向誰求援,逾八成受訪者表示會找身邊相熟的翻譯員朋友或同事,78%會找身邊的聾人朋友,不足兩成的人會找工作機構的上司,也有5%的人需要尋求專業輔導員協助。

在香港及美國兩地從事手語翻譯15年的陳意軒表示,在海外地區,手語翻譯員專業協會能在從業員遇上困難時提供指導,但香港仍未有這樣的協會去支援從業員,幫助他們提升質素。

受訪者多同意水平認證有助專業發展

中大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主任鄧慧蘭表示,調查發現高達86%的受訪者同意,水平認證有助整體手語翻譯專業發展,54%受訪者表示如有認證考核制度願意參加,29%則稱視乎聘用機構的要求。鄧續指,此次調查數據有助手語翻譯業界,規劃日後的專業化路向,並希望香港能傚法其它國家,設立完善的質素驗證制度,提高手語翻譯水平,讓香港有更多手語翻譯員看到專業的前景,加入此行業,並得到合理待遇。認為「最終得益的是聾人、翻譯員業界和整體社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