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在談到日本作出重大決定,以進行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建設時,十多次使用了「和平」(peace)一詞。
他在接受《新聞周刊》(Newsweek)採訪時說,「自從我擔任首相以來,我們對日本的國家安全戰略進行了大幅修訂,在制定這一戰略過程中,我們當然不會改變我們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迄今為止所採取的步驟。」
這一以「和平」為導向的戰略修訂的背後則是岸田對日本政治、外交、軍事、經濟,以及歷史文化傳統等多方面的考慮。
1. 強鄰環伺與日本相對薄弱的軍力
日本正面臨著一個不斷變化的國際秩序。無論是在日本周邊,還是在其它地區,這個秩序都不是和平的。
自2021年以來,在岸田領導下,日本更加堅定地制定了加強國防力量、強化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聯盟的政策,同時與亞洲國家建立新型夥伴關係,儘管由於歷史原因這些國家有時會對日本的動機心存戒備。
中國(中共)目前正在迅速研發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並試圖在與美國的全球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維護其日益主導的地區霸權地位。重要標誌就是中共國與日本在有爭議的東海島嶼問題上的零星的海上對抗。
北韓則無視國際制裁,似乎每天都在跨越里程碑、製造具備核能力的導彈,並用激烈的言辭咒罵其敵人。
與此同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影響也波及到了日本,不僅讓日本看到了俄羅斯與北約在歐洲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而且莫斯科也將目光投向了東方,在那裏它與東京之間存在著長期的領土爭端。
據《新聞周刊》獲得的一份日本政府文件顯示,與周邊國家相比,日本的軍事力量嚴重失衡。日本在三條戰線上的兵力和飛機數量都遠不及對方。北京和莫斯科各自擁有的海軍艦隊數量是東京的四倍以上。
該文件指出,「高質量和高數量的軍事力量集中在日本周邊地區,在這些地區,軍事集結和軍事活動增加的趨勢十分明顯。」
2. 迫不得已進行戰爭準備
岸田認為,答案是號召人們重新拿起武器。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近80年來,日本帝國敗於美國之手後,日本人從未思考過的。
岸田的家族來自廣島,他是聽著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恐怖故事長大的。那顆原子彈導致戰爭結束,並奠定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如今,岸田將華盛頓視為他最重要的盟友,他認為日本和整個世界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1941年,日本征服了亞洲和太平洋的大部份地區,偷襲珍珠港讓美國目瞪口呆。儘管如今日本的國際政治理念與當年的擴張主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帝國主義的遺產在日本國內外仍是一個敏感話題。
4月21日,岸田在備受爭議的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祭祀日本19世紀和20世紀的戰死者,其中包括二戰戰犯。這一舉動不僅遭到中國的抗議,也遭到美國的盟友南韓的抗議。對這兩個國家來說,該神社象徵著日本的過去,象徵著佔領和暴行。正是這份遺產導致日本戰後不願重建自己的軍事力量。
如今,岸田坦率地談到了日本現在實施一項新計劃的原因,解釋了為甚麼日本將在未來五年內要把軍費開支增加一倍。
他說,「我認為,我們正面臨著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和最複雜的安全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保護人民的生命和生計。」
岸田一再稱,日本自戰後就表現出對侵略的反感,但他同時表示,日本必須持續努力解釋其軍事復興的理由,必須避免任何誤解。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中國與亞洲安全項目主任、高級研究員袁京東(Jingdong Yuan,音譯)對《新聞周刊》說,該地區對這一趨勢保持著明顯的警惕,因此,「重要的是,日本要表明其僅為防禦目的使用武力的承諾,將其不斷增長的軍事能力置於更廣泛的聯盟和小型安全考慮之中,而不是以單邊方式使用武力。」
雖然日本的軍事政策轉變並不是該地區軍備競賽的起因,但它可能有助於加快軍備競賽的進程,即使不是直接推動軍備競賽。
3. 廣泛結交友邦
日本去年在廣島主辦主要由西方國家參加的七國集團會議時,岸田特別邀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兩位代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
新加坡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尤索夫·伊沙克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最近的一項調查問:如果東盟國家被迫與某超級大國結盟,他們會選擇哪個超級大國?結果顯示,日本被選為該地區最值得信賴的國家,排在美國和中國之前。
4月11日,岸田參加了與拜登和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的首次三方會議,這表明日本願意加強與該地區的關係。本月早些時候,岸田還與地區大國印度尼西亞的當選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就加強安全和其它方面的合作達成了一致。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莊嘉穎(Ja Ian Chong)說,中國、北韓和南韓社會的一些階層仍然對日本心存疑慮,前兩者是因為日本與美國的友好關係以及日本的過去,台灣和東南亞其它地方的態度則有所不同。
他對《新聞周刊》說,「鑒於幾十年的合作,人們對日本高度信任,並認為東京在補充地區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可能更渴望鼓勵日本更多地參與地區事務。」他還告訴《新聞周刊》,「日本必須小心謹慎,在捍衛自身利益並與合作夥伴合作的同時,避免不必要地增加與東北亞一些鄰國的摩擦。」
岸田自上任以來為恢復與南韓的關係做了大量工作,他還表示可以考慮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前所未有的面對面會談,以緩和與這個長期敵人不斷加劇的緊張局勢。岸田說,在華盛頓以及與首爾的磋商中已經討論了舉行這樣一次會談的可能性。
岸田說,「我們正在努力解決各種問題,並考慮舉行首腦會談,我們將繼續努力促成此事。」
在對外援助方面,日本正計劃為非洲新設一個300億美元的投資框架,以及投入約750億美元支持東南亞一系列項目,包括鐵路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和聯合海上安全機制等。
4. 指責中共,但不排除與其對話
關於日本、南韓和中國在5月舉行三方會議的會談也在進行中。
東海是中日兩國都聲稱擁有的尖閣列島(Senkaku)或釣魚台(Diaoyu)等爭議島嶼的所在地。岸田指責中共政府在東海加緊「單方面試圖改變現狀」,並強調說,「我們將堅持需要堅持的東西,但我們也將重視對話。」
5. 繼承安倍的遺產,承傳武士精神
岸田文雄在外交和軍事方面的並行努力部份源於他的以往經歷。他曾擔任外相,並曾在頗具影響力的已故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手下短暫擔任過代理防衛大臣。
安倍晉三是一位公開的民族主義者,也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後因腐敗醜聞和健康狀況不佳於2019年被迫辭職,於2022年被一名懷恨在心的槍手暗殺,震驚了日本。
他是推動日本軍事思想重大變革的第一人,並提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概念,這一概念如今在美國的戰略文件中無處不在,構成了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四方安全對話的基石。
曾經擔任安倍內閣官房長官助理和國家安全事務副顧問的金原信勝(Nobukatsu Kanehara)告訴《新聞周刊》,「日本現在正在亞洲維持並領導自由國際秩序,這符合日本的利益,也符合該地區的利益。」
他說,「人們都是平等和自由的,他們有權追求自己的幸福,這種個人自由非常符合日本人的武士精神。」
岸田在安倍晉三的直接繼任者菅義偉(Yoshihide Suga)辭職後於2021年上任,被廣泛認為是在繼承安倍晉三的遺志。
與2015年最後一次訪問華盛頓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樣,岸田在訪問美國期間也藉機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了演講,解釋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的緣由。岸田說,「我獲得了國會成員的廣泛支持、掌聲和意見。」
6. 迎接政治、經濟、社會多重挑戰
在日本國內,岸田獲得的掌聲較少,主要是因為他正面臨黨內領導權之爭。
美國資深外交官、現任亞洲協會(the Asia Society)國際安全與外交副會長丹尼爾·佐治羅素(Daniel Russel)對《新聞周刊》說,自民黨的執政地位沒有受到弱小反對黨的挑戰,而且在2025年前也不需要舉行議會選舉,但岸田的黨內支持率僅為20%,這意味著他有可能在黨內選舉中被趕下台。
佐治羅素說,「他眼下面臨的挑戰是在9月之後能否繼續留任。」
眼下日本經濟並不樂觀,日本的產值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首次低於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經歷了30年的通貨緊縮(常被稱為「失去的幾十年」)之後,日本經濟又轉向通脹,而且人口減少和老齡化正在成為經濟重負。
岸田說,他試圖通過日本個人儲蓄帳戶等免稅舉措促進投資,推動價格和工資增長,將數萬億日圓用於「綠色發展」和「數字發展」,從而激活他所謂的「良性循環」。
他認為,數碼化和增加對育兒家庭的支持有助於抵消人口危機。這些舉措都是岸田所說的「新形式資本主義」的一部份。他認為這種資本主義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其中包括日經225指數今年創下了35年來的最高紀錄。
此外,在展望日本的未來時,岸田必須考慮一項更具爭議性的措施:移民。
岸田表示,日本需要勞動力來推動經濟增長,日本國會正在討論一項法案,「建立一個新的制度,吸引海外有志之士來日本工作。」
事實上,這個群島國家不願開放邊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13世紀,日本抵禦了來自中國的蒙古入侵者,成為全世界少數幾個沒有被歐洲殖民的國家之一。今天,日本正熱切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遊客,包括越來越多的外國工人,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單一的國家之一,估計有98.5%的人口是日本人。
岸田看到,「日本社會中有一些人抵制持續、無限期地從海外移民勞動力的想法」,因此他努力將目前有序引進更多外國勞動力的計劃與「全面移民」區分開來。
岸田對他領導下的日本正在走的道路充滿信心,但也警告說,不能低估日本面臨的嚴峻的社會、經濟、外交和軍事挑戰。
岸田表示,「在外交和安全方面,我們都面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局面,因此,外交、領袖級外交都應得到加強,需要有軍事防衛能力作為外交的後盾,確保即使在不確定的時期,日本也能發揮積極作用,實現穩定。」#
(本文參考了《新聞周刊》的報道)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