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南遠郊的馬駒橋凌晨散工(日結)求職點,是中國零工市場的典型代表,流傳京城有「落難必闖馬駒橋」打工說法,但是近年馬駒橋出現「人多活少薪降」的狀況,折射當前大陸就業市場的窘境。

馬駒橋是京城最大的凌晨日結基地。位於北京東南六環,通州與大興的交界處。橋北是亦莊經濟開發區,橋南是商業街。

在那裏,最多的店面就是人力資源中介、網吧和殯葬用品店。在路邊就能看到招工廣告,各類臨時工,日結工、小時工、保安、物流、輔警,時薪小至十幾二十,大到六百七百。是打零工者的聚集地。

據《明報》3月24日報道,3月中旬即將入春,北京天亮前氣溫仍是零下1℃。聚集馬駒橋戶外的散工多為中年男性,大家手插褲袋緊縮脖子,跺腳、走動。很多人互不相識,默然等候,有的往嘴裏塞1.5元(人民幣,下同)一個、看不到肉餡的肉菜包子,有的點手機看抖音,有的抱緊背包打盹,也有露宿過夜的人期望找到一份包住宿的長工。

來自河北邯鄲的54歲的老李表示,在北京謀生快4年,之前一直在順義區打工,回老家過完年後,決定來馬駒橋尋找機會。來了5天,他發現傳說中的馬駒橋名不副實,「這裏活少,人多」。

老李說,馬駒橋現在不僅競爭大,一些工種有年齡限制,而且薪金也降低了。前一天,他應聘分揀速遞件的工作,日結150元,時間是早7時至晚7時,再加路途耗時,用去他15個小時。他來之前聽同鄉說,去年馬駒橋速遞件分揀、卸貨工作日薪至少180元,雙十一前夕更高達350元,現在「錢不好掙」。

現場第一家中介店開門營業,一個女工作人員來回喊「半個班80元」,這份半日工從早上7時到中午12時,負責為速遞公司卸貨,「有大件有小件」。由於開工半天收入少,多數人聽完就搖頭離去。老李說「我幹」。

儘管80元不多,半日工也不包飯,女工作人員還是很快招滿7人。此時,從大街小巷匯集來路口的人越來越多,4時50分現場只有近百人,10分鐘後已有約200人。

現場工友大體分為三類,一種是已找到工作的日結散工或長工,擠在馬駒橋商業街巴士站等清晨巴士到來;一種是在路邊等遊兵招募者(只招小量人)的散工,隨招隨走;一種是進入勞務中介店的應聘者,滿人開車,數量最多。

在一家中介店,靠近門口桌上的手持擴音器(大聲公)不斷重複一個女聲:150元,下班結帳男女不限。

中介人員介紹,當天招聘150元日結工的具體工作是貼標籤。該店很快招滿了,五時半開始喊名,以女性為主的散工們回應一聲聲「到」,排隊登上旅遊巴,被送往開工地點。

天快亮時,一名中年婦女現身招後廚助手,一小時12元,她一路走來,聽到的都是「太少了」、「做一天才多少」等回應。但大家也知道再等下去,當天沒飯吃的機率越來越大。

去年6~7月,大陸社交媒體就流傳「北京馬駒橋零工市場降薪」的消息,引起熱議。

《經濟觀察報》當時報道,在馬駒橋採訪的一名臨時工李忠,凌晨4時20分才剛結束12個小時的快遞裝卸工作,立刻又來到馬駒橋商業街旁的銀行門口,希望能提前尋找到新一天的工作機會。李忠發現,2023年的工價經歷了一步步下滑,中介們能提供的日結活數量也在縮減。以快遞裝卸零活為例,近半個月晚班(12個小時)的工價只有170元,而一年前,日常工價在200元以上。

「相比疫情期間,現在找活的人太多了。每天100人中,一半以上都找不到活。每天如此,所以中介們能有恃無恐地報低價。」李忠說。

報道提到,在馬駒橋勞務市場,45歲是一道巨大的分界線,勞務中介們據此把零工們分流至不同的工作領域。一名勞務中介說,馬駒橋勞務市場最不缺的就是50歲以上的農民工,但流水線工廠需要的永遠都是年輕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