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國務院辦公廳出台5項24條行動方案,意圖吸引外資,提振經濟。專家表示,中共所謂新政無任何新意,根本解決不了核心問題。與此同時,網絡上傳出外資巨頭德國西門子公司以及跟隨其來中國的供應商正在進行撤離中國的消息。
3月19日,中國各媒體報道稱,中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重要行動方案,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提出5方面24條措施,聲稱要在營造環境、改善服務方面下更大功夫,把外商投資企業關心的實際問題作為突破口。
此方案引起網絡熱議,X用戶「財經冷眼」表示,中南海喊話留不住!留在中國的外資將失去世界!
還有網民表示,如果今天一個文件就可以提升你的自由,你就應該明白,明天一個文件就可以取消你的自由;承諾後,等幾年後又變卦了,又成了歷史文件了;端上一大盤香餑餑,可惜都冰涼了!早幹甚麼去了?
旅美經濟學家李恆青3月23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外資大批撤離導致中共現在著急,甚至恐懼,它制定的行動方案其實沒有新意。
他認為,中共是把一些花裏胡哨的東西具體化而已,根本解決不了核心問題。中國提振經濟的核心問題一是實現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讓市場來決定資源配置;二是法治社會的建設,法治社會最重要的標誌是把權力裝進籠子裏,讓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中國的經濟發展必須具備這兩個核心要素。
知名獨立評論人士蔡慎坤表示,提出行動方案證明外資撤離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外資流入的速度在減緩,所以它才呼籲吸引外資,開放政策。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整個中國的市場已經發生變化。
網傳外資巨頭西門子以及其供應商撤資
3月19日,蔡慎坤在X平台發布了一條位於上海臨港區的德國西門子公司賣給一家國企之後準備撤資的消息。
消息說,友人轉來一段文字,「前天一位在丹麥供職西門子的朋友回國來上海出差。在他歇腳的酒店對面一家咖啡館大家一起聚餐聊聊,他這次帶了幾個下屬來上海辦件事,就是把臨港的西門子賣給一家國企,然後西門子徹底撤離中國。」
消息中還透露,走的不僅僅是一家西門子,以前靠西門子吃飯的一批上下游供應商共8家外資企業都尾隨西門子一同撤走。
據了解,西門子的質量控制原則是,絕不用中國本土供應商的替代部件,因此一家西門子帶來了一條外企產業供應鏈。
消息還透露,西門子在臨港工廠的成品直接從洋山港海運,以前通往港區的公路大道上集卡川流不息,碼頭貨櫃堆積成山,一眼望不到盡頭。今天,路上一輛集卡都沒有,貨櫃場是空的,洋山港看不到作業,幾乎廢了。
消息還說,促使西門子做出斷鏈脫鉤的原因,一是2022年上海封城,二是俄烏戰爭和哈馬斯襲擊事件後,世界局勢發展不利於所有在中國經營的產業,一方面這個政府部門的人已無法正常理性溝通,另一方面今天不捨得離開中國,明天就會失去整個世界,所以西門子砸鍋賣鐵堅決拔腿走人。
蔡慎坤表示,這位朋友原來也是給西門子公司做供貨的下游公司,他並沒有向朋友了解詳細情況。他認為,應該是臨港區的風力發電葉片公司,或許是部份撤資。
不過蔡慎坤表示,外資撤離現在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大紀元記者向臨港區的西門子風力發電葉片(上海)有限公司致電,未能接通。
外資撤離大潮 一線底層工人最慘
近幾年,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及中共疫情三年封控後,外資撤離中國步伐加快。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稱,2023年全年,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額為176億美元,年減16.7%。
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國老百姓,外資撤離產生了無以數計的失業大軍。
盧昊(化名)是甘肅人,十多年來在廣東深圳、東莞外資企業做中層管理人員,他是做名牌奢侈品箱包製造行業,他表示,當時在國內相同行業的外資企業數不勝數,四、五千人的工廠司空見慣,也帶動了公司周邊的商業發展,一片繁華景象。而如今變得一片蕭條。
中美貿易戰,再加上疫情三年,該行業所有的工廠基本上全部轉移至東南亞,現在東莞一、二百人的工廠已經算是大工廠,基本上都變成十幾個人的小作坊。
他慶幸自己是做中層管理,2016年他隨著公司轉移至越南,後來他換公司至菲律賓,現在就職於柬埔寨一家香港老闆開的公司,讓他可以有個安穩的工作,能養活國內一家人。
他表示,受外資撤離影響最大的是一線工人,他們無法跟隨公司轉移至海外,只能改行,或者直播帶貨,或者跑外賣、滴滴,甚至回老家,在夾縫中生存。
近年外資撤離大盤點
2018年,鈴木(Suzuki)撤出其在昌河鈴木和長安鈴木兩家子公司中的全部股份;日本日東電工公司宣布關閉蘇州工廠,撤離中國。
2019年,三星電子關閉了在惠州的工廠,這標誌著三星手機完全停止在華生產,其生產線轉移至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日本辦公設備商理光宣布,將把影印機生產線從中國全面轉移至泰國;家樂福中國業務賣給蘇寧。
2020年,英國連鎖超市樂購(TESCO)宣布完全退出中國市場;荷蘭飛利浦(PHILIPS)宣布將其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知名投資公司高瓴資本,退出中國家電市場;美國知名服裝零售品牌Old Navy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並且關停所有在中國的線下及線上門店。
2021年,東芝(Toshiba)關閉大連最後一家工廠;日本電器製造商OKI關閉位於中國的打印機和複合機的生產業務。
2022年,Apple發布iPhone14,在印度工廠組裝生產;日本佳能(Canon)關閉珠海工廠,退出中國,生產線遷回本土;韓國樂天集團關閉在華最後一家百貨門店。
2023年,索尼(Sony)已完成中國的相機生產線轉移,將其主要工廠遷至泰國;花旗銀行(Citibank)退出中國;家樂福退出中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