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纂修的《東台縣誌》記載,海春軒塔位於西溪南廣福寺側,據說是唐代尉遲敬德監造,塔頂上刻有題名。當初建造這座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鎮海和導航,因此塔又被稱為「鎮海塔」。又據清光緒《揚州府志》記載,「海春軒寺塔唐尉遲公監造塔頂題名尚存」。

建造海春軒塔的故事

海春軒塔初名「孝母塔」,這和唐代開國大臣、鄂國忠武公尉遲敬德的人生經歷有關。尉遲敬德幼年時曾與母親逃難至西溪居住。當時的西溪是一個海邊漁村,漁民在海上捕魚時常遇濃霧或風浪,導致海難頻發。遇難的家庭,老弱婦孺在海灘上哭成一片,哭聲迴盪海上。心地善良的尉遲母每次見到這樣的場景都淚流滿面,苦於自己無力援救,於是她囑咐兒子尉遲敬德:「將來若有機會,定要在這裏興建一座塔,點燃燈火,讓漁民出海能夠辨識方向,減少人命事故!」尉遲敬德跪地回應:「孩兒謹遵母命,銘刻於心。」

尉遲敬德像,取自清劉源繪、朱圭刻《凌煙閣功臣圖》。(公有領域)
尉遲敬德像,取自清劉源繪、朱圭刻《凌煙閣功臣圖》。(公有領域)

後來,尉遲敬德輔佐李世民開國平天下,成了大唐的大功臣。尉遲敬德在崛起後,為母親圓夢,上書唐太宗,請求在西溪興建引航塔樓。唐太宗允許了這項提案。塔建成之後,起了鎮海和導航的作用,因此被稱為「鎮海塔」;西溪百姓敬稱這座塔為「孝母塔」、「尉遲塔」。

塔的底層正對大門有一尊佛像,是「未來佛」彌勒的法身立像,不是我們常看到的大肚彌勒佛。底層往上的每一層都塑有八尊佛像與佛龕。自從有了這座寶塔引導,漁民們出海能平安返家園了,因此人們把寶塔稱為「定海神針」。從前,塔東面是大海,滄海桑田,因為潮水帶現在退後了幾十公里,現在海春軒塔的周圍都是城鎮農田了。

海春軒塔的建築特色與成就

海春軒塔位於江蘇省東台西溪古鎮南部的泰東河畔,是江蘇境內現存最老的古塔,這座古塔有著令人驚歎的神秘內涵。

中華文明 密檐青磚寶塔

初時,海春軒塔建在風勢強大的海邊,為了確保塔能屹立不倒,所以在建築設計上有很大的巧思。整座古塔為七層八角磚造結構的密檐青磚寶塔。因此,此塔雖然位於江南,卻與江南大量的閣樓式古塔有著很大的不同。

塔各層的「出檐」以疊澀方法挑出、收進。圖為小雁塔的出檐(局部)。(公有領域)
塔各層的「出檐」以疊澀方法挑出、收進。圖為小雁塔的出檐(局部)。(公有領域)

密檐式寶塔在唐代及唐代之前的南北朝時代是主流,現存的唐代密檐磚塔幾乎都是這種結構的。底層以上各層有「出檐」[1],每層檐之間距離較小,形成密檐。各層的密檐以疊澀方法挑出、收進。疊澀是一種古代磚石結構(有時也用木材)建築的砌法,一層層堆疊向外構成「出檐」,承擔上層的重量,檐下出菱有牙子的裝飾。

塔檐緊密相連,塔外多不設門窗,有的雖有門窗,但僅作採光、通風之用,不能登臨眺望。塔的外形逐層收分,但頂層收分微小且高度又高於它層。塔身的底層和塔下的法身像座,都比較高大,展現佛教內容的雕刻圖案等,主要集中在這裏。

建築科技的成就 糯米汁砌造的青磚高塔

海春軒塔底層直徑約7.2米,高達20.8米的塔身從泥地裏拔地而起。塔不用台基,採用加厚底壁,夯牢地基,直接建在泥地上,非常結實堅固。青磚取用天然的黏土精心燒製,堅硬無比,青磚之間則用糯米汁黏合。青磚加糯米汁砌造的塔,不用台基,矗立一千三百年的風采,讓人驚歎這建築界的一大奇蹟。

塔的每一層內縮,使得來襲的風暴螺旋式地往上發散,而不會傷到塔體。在塔的頂端安裝的是200公斤重的銅葫蘆,代替一般的燈火。此銅葫蘆非一般金屬,不怕火燒,不畏雨蝕,人稱風火銅,還能「分風」,再大的颱風從這裏經過,也會繞道而走。更神奇的是,這風火銅葫蘆隨著光線不同,能變幻成七種色彩,使寶塔能充份發揮導航作用。

海春軒塔,尉遲塔,是展現高妙的建築科技成就與人文特色的古塔,也是一座神傳文化的指標,千多年來遭受水災和地震無數,屹立至今,彰顯神傳文化古文明的偉蹟!回歸古典傳統文化,我們也和神傳文化再次接緣。

尉遲敬德還監製了當地的護國寺。勇武忠義的尉遲敬德是大唐開國的大功臣,他的一片孝心實現母親的慈悲世人的心願,留下了屹立千年不倒的海春軒塔,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孝精神和仁慈善德的光輝。#

註釋:

[1]出檐:「出檐」是突出於屋身或檐柱外的屋頂,做法以下列四種為主:一、椽出檐:即使用圓、方形椽條出檐,多用於北方建築,我國南方建築以板形椽條為主,故不適於採用此法。二、斗栱出檐:即使用斗栱支承出檐,多用於宮殿及大寺廟。三、磚疊出檐,多用於古塔。四、「桃」出檐,納西族的建築風格,出檐懸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