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全球貨幣、利率和新興市場策略主管特里夫德(Kamakshya Trivedi)說,2023年他押注中國經濟出了錯,並從中學到兩個主要教訓。

今年年初,高盛等華爾街大行都紛紛將2023年寄望於中國經濟會在放鬆疫情管控後大幅復甦,甚至有人預測中國股市將在2023年反彈15%,並帶動全球新興市場。

結果這種反彈是曇花一現,押注中國從「穩賺不賠」變成了「穩賠不賺」。迄今為止,中國股市已經下跌超過15%,而除中國之外的新興市場卻取得優秀成績。

特里夫德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我學到的第一個教訓是,要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新興市場和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

他表示,中國資產與許多其它新興市場資產已經持續脫鉤一段時間,在股票和固定收益方面的表現都是如此。

他說,第二個教訓跟新興市場的韌性有關。美聯儲激進加息周期、強勢美元和中國經濟放緩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大環境組合,在這種背景下,新興市場資產仍表現得相當強勁。

剔除中國的新興市場股票今年迄今上升16%;而納入中國股票的MSCI新興市場基準指數今年以來僅上漲4.4%,中國股票在該指數中所佔權重接近30%。即使是追蹤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也累計下跌了8%。

特里夫德表示,今年新興市場最令人失望的是,中國資產估值已經很低,卻還在繼續走低,這拖累了新興市場的全年整體表現。

他認為,除中國外的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主要是因為政策。各國央行採取了先發制人且積極的加息行動,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通脹衝擊。

「這種宏觀大環境組合看起來比過去好得多,對新興市場資產來說,是一件相當積極的事情。」他說,「我們預計明年新興市場資產的總回報將是正面的。」

除了高盛,已經有頂級華爾街投行高管公開表示,中國以外還有更好的選擇。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華爾街已經開始從中國退場。

一些華爾街大銀行的市場策略師說,在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和美中關係出現顯著改善之前,大多數已拋售中國股票的對沖基金和主動型基金經理都不太可能重返中國股市。

自8月以來,已有超過240億美元外資撤離中國A股。這是滬港通自2014年建立以來發生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資金外流。#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