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律師查錫我在【錫我的心靈空間】第92集節目中表示:我們的慾望是無窮的,如果讓它不斷地膨脹,我們會深陷其中。而物慾帶給人的滿足感也是短暫的。只有無私的愛,才是長久不衰的。
喜憂參半的人生
有朋友問查錫我:在你的人生當中,快樂和痛苦哪一個多一些?
查錫我表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們很難將快樂或痛苦量化,很難具體的做比較,可能一件快樂的事件就抵消了10件不快樂的事件。「比如我做爸爸的那一刻,我很快樂,很開心,沒甚麼能夠替代當時那種快樂。」
他表示:「不論你是快樂也好,痛苦也好,這些都是生命的本相。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不會長久,都會過去。所以你在快樂的時候,你就儘量珍惜,好好享受那一刻的時光。當你在痛苦的時候,你要保持希望。因為我們知道,無論怎樣痛苦,都會成為過去。」
查錫我還說,許多人通過滿足自己的慾望來尋找快樂。但是,我們的慾望是無窮的,如果讓它不斷地膨脹,我們會深陷其中。而且我們追求的目標受社會潮流的影響,所以,我們一會兒追求這個,過一段時間,我們改為追求另外別的東西。社會在不斷的變化,我們也一直隨波逐流,不停地追求,我們的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又如何能享受人生呢?而且,你所獲得的物質財富,到了離世之時,沒有一樣能夠帶走,全部都得留下。為了追求物質財富而辛苦拚搏一生,值得嗎?
他認為,有很多人做出的選擇常常受到社會氛圍的影響,自己真正需要甚麼並不清楚。所以我們需要認真的思考,而且要學會適當的拒絕,不要一味的追隨社會的潮流。「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各人有個人的選擇。我們經常說心靈的覺醒,你能夠清醒的知道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重要。」
不要把人生目標放錯地方
查錫我在節目中繼續與聽眾分享書籍《相約星期二》帶給他的思考。
這本書的作者明哲(Mitch Albom)在大學時代是老教授慕理(Morrie Schwartz)的得意門生。當明哲獲釋慕理得了不治之症,而且生命進入倒計時,於是在每個星期二都來探望慕理,並把倆人的交談當作教授人生的最後14堂課。
明哲在第八堂課的記錄中說,他與老教授談論到有關金錢的話題。
明哲表示,慕理家中的擺設,還是十多年前的老樣子,所有傢俱、用品也全部都是舊東西,但這個家充滿愛,充滿了教導與溝通;充滿友情、親情、真心話與真心淚……明哲感嘆道:這裡是一個真正的富裕之家。
而慕理認為,那些追求物質的人,其實是把人生的目標放在了錯誤的地方,其後果就是導致了對人生的幻滅。其實這類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但是他們卻轉向追求物質,以為擁有物質就能得到愛的擁抱。其實一點也沒用。物質永遠無法取代愛,也無法取代溫柔或親切,更不能取代家人和手足之親情。權力亦然。
慕理指出,真正能夠讓人的心靈得到滿足的,是慷慨的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把你的時間,你的關懷,你的愛分享給他人。當你能夠用心的去關愛他人,去關懷你周遭的人,並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意義的事情,你的人生就充滿意義。
慕理認為,當你真心去關愛他人,你會遠離負面的東西,比如失落、妒忌等,你不會羨慕別人擁有你缺乏的東西。而且,你的一切付出都有巨大的回報。
查錫我表示,為了改善生活,努力多賺錢沒有錯。「但我們要問一問自己要賺多少錢才可以停一停呢?難道要不停的賺錢直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嗎?錢對我們生命的意義是甚麼呢?」很多人為了讓家人生活的更好而努力工作、努力賺錢,但是他們卻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這的確很難做到兩全其美,需要自己做出取捨,理智的作出選擇。
給世間留下是甚麼?
查錫我表示,人們常說「長命百歲」,人能夠活一百歲就很幸運了,但是,人終有一天要離開人世。離開了以後,有誰還會記得自己?他相信自己留給家人和朋友的愛,會一直存留在他們的心中,無私的愛不會被遺忘。
查錫我說:絕大部份人死了以後,很快就被人遺忘。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在世很多年,依然受到後人的尊崇。比如,釋迦牟尼、孔子、王陽明……這些覺者和古代先賢雖然不在世,但他們的思想一直影響著後人,他們至今仍然活在人們的心中。一代又一代的後人長久不衰的學習他們留下的學說和論述,並在生活實踐。可見,物質財富會隨著時間而敗壞,超俗的精神和思想卻是永恆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