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外界已經看到中共在迅速走下坡路,但2023年中共內部頻頻生亂,仍然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中共兩會後,習派人馬全面掌權、再無枱面上的對手,看似權力又進一步集中;然而,亂局卻從中共內部爆發,與歷史上諸多改朝換代時的內部份崩離析並無二致。

中共黨魁的特殊專列

內部政局不穩,最擔驚受怕的自然是中共黨魁,習近平每月儘量安排兩次乘坐專列離京,似乎儘量要避開中南海,嚴防暗殺、政變。中共黨魁今年四次出訪,其中至少兩次回國時,專機降落在邊境省份,轉乘專列回京。中共黨魁專機擔心被自己人的防空導彈擊中,是2023年中共政局的一大看點。

3月20日,習近平出訪俄羅斯。3月22日,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啟程回國,但影片只有離開莫斯科機場的畫面;報道沒有稱習近平乘專機回到北京。

5月16日,習近平前往西安途中,考察了山西運城,但黨媒報道沒有明確說乘坐專列。

7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在四川省廣元市、德陽市考察。新華社報道,7月29日返京途中,習近平走下列車,到陝西漢中市考察。

8月21日,習近平出訪南非、參加金磚峰會;8月26日從南非返回,先到烏魯木齊聽新疆官員匯報,然後應轉乘專列回京。陳文清、王小洪都到了烏魯木齊,全程負責安保。

9月9日至9月10日,G20峰會在印度舉行,習近平放棄參加;但9月6日至8日到黑龍江考察。

9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後到浙江省金華、紹興、杭州考察,參加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返京途中到山東省棗莊市考察。

10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到江西省九江、景德鎮、上饒、南昌考察。前後不到20天,習近平先後離京、返京,不遠千里考察了相鄰的浙江和江西兩省,其中浙江金華距離江西上饒約200公里。

12月12日至13日,習近平訪問越南,王小洪隨行;12月13日回國時,專機降落在廣西南寧。12月14日至15日,習近平在廣西南寧、來賓等地考察;之後應再次乘專列回京。

北韓的金正日外出都乘坐專列,各國首腦訪問戰爭中的烏克蘭時,為了安全,大多從波蘭邊境轉乘火車前往基輔。中共黨魁開始了第三個任期,親自挑選了新任中央委員和省部級以上官員,卻不敢在國內坐飛機旅行,還要儘量避開中南海,看來對暗殺、政變預言深信不疑,並一再強調安全。中共黨魁是對中共內亂最為恐懼的人。

2023年9月28日,在北京的「十一」招待會上,習近平上台講話。(Andy Wong-Pool/Getty Images)
2023年9月28日,在北京的「十一」招待會上,習近平上台講話。(Andy Wong-Pool/Getty Images)

二號人物被猜忌

3月份的中共兩會上,中共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二的李強接任中共國務院總理,是名義上的政府最高級別官員,但他隨後大幅刪改《國務院工作規則》,把主要決策權力上交給中共中央。李強出訪不能坐專機,只能坐包機。

5月10日,習近平考察河北省雄安新區、主持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蔡奇照例陪同,李強、丁薛祥也被召到跟前。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繼續在河北考察,並主持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李強、丁薛祥再次被召參加。李強的地位被嚴重降格。

9月28日的「十一」招待會,習近平代替李強致辭,李強也只能舉杯強作歡顏。

11月28日至12月2日,習近平到上海考察;11月30日主持長三角發展座談會,李強又被召到上海參加會議。

12月15日,中共《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文章稱:重要體制機制調整、機構編制重大事項,都要由中央編委來把關……堅持黨中央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要嚴格請示報告制度,重大改革事項必須報黨中央同意。改革要服從黨中央決定,必須令行禁止。

這意味著,國務院部份關鍵機構職能轉到中共中央後,其餘的機構改革、編制也不能自行決定。

習近平出訪時,李強作為黨內二號人物,本應坐鎮北京看家,但屢屢被安排離京考察。

8月21日,習近平出訪南非、參加金磚峰會。8月22日至24日,李強也離開北京,到廣東調研。

11月14日至17日,習近平到美國三藩市參加APEC峰會、與拜登見面。11月14日至16日,李強也離開北京,到黑龍江、吉林調研。

12月11日至12日,中共舉行經濟工作會議,眾高官齊聚北京。12月12日,習近平出訪越南,只參加了第一天的經濟工作會議並講話;12月13日回到廣西南寧考察。無獨有偶,李強12月13日至15日在四川、重慶調研。

習近平離京出訪,往往帶著真有實權的二號人物蔡奇,名義上的二號人物李強卻不能待在北京,也被安排離京到外地調研,這恐怕不是巧合。

原來的二號人物李克強猝死,被外界質疑;現任的二號人物李強也被嚴防。傳聞新疆書記馬興瑞可能接替中辦主任一職,如果屬實,實權二號人物蔡奇估計被有意分權;如果有人故意放風,則表明蔡奇可能成為內鬥的下一個目標,至少有人十分妒忌。

中共上下都很顧忌二號人物,無論是名義上的、還是掌握更多實權的;但私下裏,恐怕有多人想爭奪二號人物或潛在二號人物之位,再圖謀一號位。

關鍵部門出大事至今懸而未決

前中共外長秦剛據傳已經死亡。中共外交部是核心部門,王毅回爐只是權宜之計,不可能一直兼任下去,但下一個外交部部長人選仍然難產。

現任的中共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馬朝旭、黨委書記齊玉都是正部級,也都是中央委員,但應該都沒有被中共高層認可。另外兩名副部長孫衛東、鄧勵和四名部長助理恐怕更難有機會;但他們可能仍在躍躍欲試,包括曾任副部長、現任中共駐美大使的謝峰。

外交部無法產生部長接替人選,實屬不正常。中共高層應該擔憂再出現秦剛式的人物,除了秦剛之外,竟然沒人能再得到高層信任。王毅兼任時間越長,中共外交部的爭奪也就會越激烈,無論誰最後上位,都可能是更大的亂局。

中共國防部只是名義上的,並無實權,但李尚福被免職後,國防部長一職空缺成了中共軍隊內亂的一大標誌。中共軍隊的整肅經過了十年,竟然仍未結束。2023年,先曝出火箭軍出事,然後是軍委裝備部,之後海軍潛艇失事也牽涉其中,最新的傳聞已經蔓延到空軍。

中共高層真正恐懼的不是對外開戰的可能勝敗,而是軍隊可能倒戈、政變,軍委主席變成了高危職務。防空導彈都在軍隊手中,中共黨魁不敢坐專機,怕的是自己手下的軍人們。

中共軍隊一年來都在新一輪整肅中,國防部長仍然空缺,意味著整肅還沒有結束,對黨內、軍內始終難有一個公開的說法。

中共其它部門雖然沒有象外交部和國防部那樣出大事,但人事更迭尚未最終完成。因為嚴峻的經濟和政治形勢所迫,新上任的部委負責人們,有些可能臨時改變了原來的安排,但同樣沒人真能展現出扭轉局勢的本領。2024年,他們當中很可能還會有人出事或被出事,成為各派勢力相互傾軋的犧牲品,帶來更多的亂局。

2023年12月7日,落日中的江蘇南京港口一角。(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2月7日,落日中的江蘇南京港口一角。(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經濟問題背後的政治危機

近四年的疫情,導致中國人口劇減,消費迅速萎縮,中國經濟規模嚴重縮水,實際已經至少倒退數年。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三年「清零」防疫效果在全世界最差,而且進一步嚴重損害了經濟,危及了全球供應鏈,西方各國都提出要對中共「去風險」。

中共高層曾嚴重誤判「東升西降」,2023年不敢再提,但仍然堅持經濟「內循環」,作為應對外部壓力的一種辦法。中共明知外部壓力加大,但不肯真正放下身段、改善對外關係;相反,中共高層不肯認錯,又擔憂安全,相繼拋出間諜法、情報法,還動輒使用人質外交,加速了外資和供應鏈的撤離。

中共各級高官雖然都是黨魁親自提拔的,但也看到了「黨中央」的策略嚴重錯誤,不但私下議論紛紛,恐怕也變相提出了一些建議。這應該令中共黨魁深感權威喪失,更要高喊「中國式現代化」的口號,還要「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共一心要走入死胡同。

中共黨魁不願待在北京中南海,一年來更多時間在各地視察,與地方官員的接觸明顯增多,並親自主管經濟。但各級官員越來越發現,中共黨魁除了念秘書寫的稿,治理經濟並無具體良策,反而催促下級官員去摸索新路。

中共官員們暗地裏都知道,再這樣喊口號下去是不行的,中共高層也深感被質疑。於是,12月11日的中共經濟會議上,中共高層講話稱,「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會議要求「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但又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黨中央」統籌的「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都陷入困境;統籌的「疫情防控和經濟」都失敗了;統籌的「發展和安全」都出現了更大的問題。這些明顯的敗績,令黨內的矛頭正指向「黨中央」。

於是,中共高層要求「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中共國安部也被要求「築牢經濟安全屏障」,實際就是靠特務監視各級官員,堵住他們的嘴。

中國的嚴重經濟危機只是一個表象,真實反映的是更嚴重的中共內部政治危機、權力危機。

結語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2023年中共的頻繁內亂,凸顯了紅朝大廈早已千瘡百孔,任何口號、宣傳都無法掩蓋接踵而至的窘境。

中共黨魁為了破解末代黨魁的種種預言,不敢坐飛機、不敢長時間待在中南海,行蹤飄忽不定。他親自挑選的一眾手下接連出事,其餘的也難以被信任。反過來,各級官員們對「黨中央」的權威也很快失去了信心。

2023年,外界齊聲唱衰中共之際,中共內部也正在出現新的路線之爭、權力之爭。2024年,中共更多的內亂將不可避免,大廈將傾隨時可能到來。

大紀元首發#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