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華政策轉向,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計劃出台新法,加強對中企在德投資參股項目的審核,推進「風險最小化」。

分析指,德國政府已驚覺,經濟上太依賴大陸市場了,必須「去風險」。此外,國際社會已看清中共的威脅,綏靖政策走到終點。

德國將出台投資審核法「去風險」

據路透社、《金融時報》8月20日報道,一份德國政府文件顯示,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希望德國經濟政策更多地以經濟安全為導向,計劃推出《投資審核法》。

文件指出,「在德國、歐洲乃至全世界,投資審議在過去幾年中都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即使投資方並未獲得一家德國企業股東大會上的投票權,但通過合同可以獲取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技術,或者使用其專利許可證,這也屬於需要審核的範圍。

德國之聲說,這一考慮是為了避免中企通過增加購買專利許可的方式,繞過德國的國家審核。根據目前規定,德國政府只有在中國投資方收購股份超過25%(關鍵基礎設施領域超過10%)的情況下,才會對相關交易進行審議。

此外,經濟部打算對外國企業在德國新建工廠的項目進行政策安全審核;具有安全意義的科研合作,也會成為審查對象。在半導體產業和人工智能等關鍵的安全領域,經濟部還在考慮,是否降低相關項目進入審核範圍門檻。

哈貝克稱,德國「不主張和中國脫鉤,但要求降低風險。這體現在降低對中國依賴的同時,增強歐盟的經濟。」

德國教育與科研部長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也呼籲審查中德在科學領域的合作。

8月21日,她發表在《法蘭克福匯報》的評論文章中寫道,「多極化、網絡安全威脅,尤其是與中國之間的制度競爭如今越演越烈。這一切都對科學與研究造成影響。」

今年7月,德國政府發布了首份對華國家戰略,將中共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呼籲在維持價值數千億美元的經濟關係的同時,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

學者:德國政府驚覺中共威脅

台灣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8月21日對大紀元表示,近三年疫情,德國半導體供應幾乎中斷,一些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其非常倚重的汽車業,都因缺少晶片(晶片)而陷入衰退,「德國政府驚覺到,經濟上太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市場,這樣的狀況必須改變」。

他認為,與默克爾領導的基民黨政府不同,聯合政府對中共的野心更警惕,今年推出的對中戰略政策明確指出,不是脫鉤,但要去風險。之前大家提脫鉤,今年被去風險這個名詞取代了。德國政府必須在某些關鍵技術上擺脫對大陸的依賴。

為甚麼要去「風險化」?他說:「就是不讓中國(中共)有能力影響世界高科技產業鏈,以免波及各國發展,甚至於自我防衛能力。」

分析:國際社會對中共綏靖政策走到終點

大陸前律師賴建平對大紀元表示,這表明德國對華整體政策、戰略發生重大調整,去「風險化」會成為常態,整個國際社會對華政治經貿合作,會越來越少。

他說:「習近平十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折騰,終於讓全世界看清了中共真面目,正如拜登總統說的,中共國就是顆定時炸彈。國際社會普遍感受到了中共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的攻擊性、欺騙性、不穩定性以及不可預測性。」

「整個國際社會對華的綏靖政策已經走到終點,幾乎所有重要的政客都打消了僥倖心理。」賴建平說,「現在紛紛要設立對華防火牆,局部乃至全面脫鉤的做法正在蔓延。一種反共、抗共的各種各樣的同盟正在形成。德國政府最近決定要強化針對外國企業的投資審查程序,很明顯就是衝著中共國來的。」

在他看來,在不久的未來,無論中企赴德直接投資辦廠,還是兼併收購、大規模購買股票,或進行其它投資,都將面臨重大困難。稍微敏感的行業,中資企業很難進入了。

賴建平認為,中德多年緊密的經貿合作一去不復返,中共和歐洲、國際社會的關係也如此。各國政治家們都看到了中國的問題,中共將會給國際、給中國帶來威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